基本信息
- 浙大计算机专业本科,竺可桢学院混合班
- GPA: 3.92 / 4 Top 2% in CKC
- TOFEL: 105
- GRE: 152 + 170 + 3.0
- 经历:国家奖学金,大三在香港大学交换,无论文,无实习
- 推荐信: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 个人主页: www.bo-song.com
申请方向
美国CS Master,DIY申请。
申请结果
- Accept: Yale CS MS
- Admission: CMU MIIS, Cornell CS MENG, Yale CS MS, UCSD CS MS, USC CS MS
- Rejection: CMU MS CS, CMU MCDS, UC Berkeley, UIUC MS CS, UT Austin MS CS
申请经验
出国的原因
钱钟书说,出洋好比出痘子,人这辈子总要出一次,才显得圆满,灵魂健全。在港大交流的一年让我意识到世界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接触到越多的人和事,就会越感到自己的渺小。私以为人生就是不断demystify的过程。曾以为社团很神秘,科研很神秘,交流很神秘……但当自己切身经历这些之后,就会发现,哦,原来如此,不再神秘。那些仍然存在的神秘也就是我们仍在奋斗的动力。(有点绕,细细体会= =)
关于GPA
这个只能说自己幸运。
幸运地在大一遇到了让我喜欢上编程的应晶老师,在大二遇到了指点我的卜佳俊老师。觉得只要专业不是自己讨厌的,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考试都会有个好分数的。当然我在这方面花的精力比较多,所以其他方面像是论文,实习经历就比较惨淡。自己也曾痛快地旁听过3,4门感兴趣的课程,像是汇编语言,管理沟通,管理学什么的。所以如果你出国的目的性很明确的话,就把时间放在能充实自己简历的地方,比如论文,比如实习。
我是喜欢漫无目的地读书和漫无目的地行动,走一步算一步。大一时经常随便从图书馆书架上抽一本书读一下午。有时是某某文集,有时是摄影教程,有时是天龙八部。出国的念头也是大三寒假时才定下来,而那时有些同学托福都已考完了,或是上过几次新东方了。自己和另一位申请出国的CS同学也商量好,如果被“全拒德”的话,就一起刷题面BAT去,反正不会饿死。
咳,跑题了。浙大计算机有很多绩点大神,欢迎移步去看看他们的申请总结。
关于英语
自己的英语是弱项,大英四出分的时候刷新了我的大学课程最低分。只好默默多下功夫。这里推荐好友潇然的托福经验分享帖(见文末干货区),她的托福115+。
我是直接买单词书一点一点地背,没有寻求捷径来走。现在有很多背单词的APP,个人并不推荐。我也用过其中的一些,它有一个问题是每次让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这其实极大地降低了答题难度,如果你离开这个APP环境,就很容易不认识这个单词了。而且,背单词是自己的事情,没必要分享到朋友圈。当然,如果你想借此激励好友一起背单词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推荐睡前躺床上听托福听力。我是直接拷到了手机里听着它入睡(因为听它容易困)。
暑假那阵在家,我家在顶楼,于是我就搬椅子到房顶背单词。顺便带着本打鸡血的书:
GRE的单词大概背了一个月,只把红宝书核心单词过了一遍,每天一个list加复习前一天的内容,这里推荐杨鹏的《十七天搞定GRE单词》。我坚持不了书中推荐的强度,延长至了30天。然后开始刷新东方的绿皮书,大概填空和阅读刷了3/4的样子,然后就冲上去考试了。考试的前一天看了作文,熟悉下套路。如果作文想拿高分的话,还是建议多点时间看看。
GRE考完后又考了次托福。必须承认,对于我来说,准备GRE之前和之后看托福阅读的感觉就是,一个是文言文,一个是白话文。
托福口语,推荐勋哥机经小册子。我是背了其中的20多段模板,然后觉得口语有了些感觉。这里再次推荐潇然的托福经验分享帖,她的口语很恐怖。
港大交换经历
觉得有机会还是去交换或暑期科研一下比较好。文化交流还是算了吧,当然如果是想去玩的话就另说。至少能开拓眼界,认识更多的朋友。强烈推荐港大交换的项目,自由选课,不用担心延毕,免住宿费且有奖学金拿。
推荐信
因为摄影得到的推荐信。
大三上学期上了这位老师的课程,看了他的个人主页发现他会讲普通话,于是第二节下课兴高采烈地跟他说想去他实验室做科研,并约了一起去港大交换的好友一起去。结果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拖着,没能去成实验室,科研也泡汤了。大三下的时候忙托福,也错过了机会。期间寒假时老师来了杭州,约我们去看看他的项目,结果也泡汤了。后来临走时,他得知我喜欢拍照,就让我给他的会议网站供图。后来十月份的时候自己去香港参加个会议,碰巧当天的航班取消,只能提前一天去。让同学帮忙查了下他的上课时间,于是提前的这一天就去港大听了他的课,当面要了他的推荐信。之后跟他的邮件沟通时,他说”I will write a very strong recommendation for you.”泪流满面。
给会议供图,香港太平山:
一个技巧,向外国教授要推荐信时,主题直接写“Recommendation for XX(你的名字)”。正文也要言简意赅,不要绕来绕去,直接说明你在申请那所学校,需要“gather a few recommendation letters”就好,教授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收到很多类似的信件,他们也很忙,不要怕这样写没有礼貌,节省他们的时间就是最大的礼貌。自己也要到了一位Berkeley毕业的教授的推荐信,虽然最后没被Berkeley录取,但还是很感谢他。
推荐一篇文章Ask Your Professor for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文书写作
自己花了很大精力在文书(Personal Statement & CV)上,因为自己的英语并不好,之前也没有文书经验。PS改了六版,CV不知改了多少版。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修改文书的学长学姐,自己在申请时一直维护着一个Thank List,记录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这里推荐几篇文章,可能需翻墙:How to Write a Great Statement of Purpose、What’s a Good Statement of Purpose。先自己写好初稿,改几遍,再让学长学姐帮忙修改。切记不要写成自传。
最终的择校考虑
其实Cornell CS MENG的申请难度要大于Yale,甚至CMU MIIS的难度也大于Yale。UCSD的就业也要好于Yale。不过看了上届滕超学长的经历,觉得只要努努力还是会有不错的结果的,船到桥头自然直。而且选校也要考虑一些现实因素,记得自己在申请文章中写道“生活往往是现实和理想的折中结果”。而且自己也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生,还是想宽泛一些发展自己,欢迎大家以后在知乎上戳我“在耶鲁大学旁听法学课是怎样的体验?”。
一些额外的话
申请是个力气活,尤其是纯DIY申请。这期间得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帮助,这也是我写本文的初衷,希望能继续帮到下一届的同学。
自己刚开始文书憋不出来,于是就带着电脑跑到西湖边的长椅上写文书,累了就抬头看看澄澈的湖水、依偎的情侣或是蹒跚的老人。我又是属于喜欢胡思乱想的,写个人陈述时不断地剖析自己,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为什么要出国,进而甚至开始思考人生,要追求什么。这里推荐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很受启发。多思考是好事,但只思考不阅读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三个在港大交流的好友,去年此时还在准备英语,幸运的是如今都收到了录取:
祝学弟学妹们申请顺利,有疑问可以在本文下留言,或者邮件我,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致谢
感谢以下学长学姐、同学在我申请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鲁勰学长、王轶伦学长、滕超学长、张亦芯学姐、邹楚航学姐、王琪学长、谢宇学长、阳及学长、陈洁薇学姐、连承亮学长、刘越越学姐、阮郑阳学姐、李闽学长、荣雨默学姐、洪翰学长、Wendi、Zack Korman、吴奕霏、李剑
感谢我的父母
干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