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加州持枪攻略(2017版)

在美国,枪支分为两大类,长枪(霰弹枪,步枪)与短枪(手枪)。买长枪的要求比短枪少一些,各个州对买枪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并随时间变化。本文仅讨论2017年在加州,没有绿卡的情况下如何购买手枪。 所需证件: I94原件 猎人证(Hunting License) 枪支安全证(Firearm Safety License) 驾照(Driver License) 住址证明 注意:美国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持枪证”,也并不是只有有绿卡后才能买枪。想要合法买枪,需备齐以上五份文件,以及通过背景调查即可。下面对五个文件一一进行说明。 证件细则 1.I94原件 去官网下载打印好:https://i94.cbp.dhs.gov/I94/#/recent-search 2. 猎人证(Hunting License) 没有绿卡的人也可以持枪,但需要一个合法的持枪理由(家防不算),打猎便是其中一个。而在美国,合法打猎需要先考取猎人证。 首先,你需要考一个打猎安全证(Hunting Safety Certificate)。考到Hunting Safety Certificate之后,拿着它去运动商店(如big5)直接买猎人证即可(47刀)。 考Hunting Safety Certificate需要上课,然后通过笔试即可。 上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线课程,第二部分是线下follow-up课程。线上课程主要是看教材,并回答习题。很多官方认可的网站都提供在线课程,比如hunter-ed。在线课程大概要花十个小时。完成在线课程后打印课程参与证明,报名线下的follow-up课程(链接)。follow-up课程一共四个小时,一般很火爆,建议提早预定。follow-up课程里,老师会带你复习线上课程的知识,然后参加笔试。笔试通过后,当天可以拿到hunting safety certificate。拿着hunting safety certificate就可以去运动商店买hunting license。 注意,hunting license的有效期为一年,起止日期是每年的6月30日。也就是说,如果你在5月份买hunting license的话,那么有效期只有一个月。你需要确保在你买枪的当天,你的猎人证是有效的。 3.枪支安全证(Firearm Safety Certificate) 看教材(链接),或者参加枪支安全(firearm safety lesson)课程。然后去枪店参加笔试,笔试过了就会发给你枪支安全证。但是,我强烈建议初学者去枪店参加手枪安全课,而不是自己死啃教材。参加课程会学的更扎实,避免买枪后的意外事故。 4. 驾照 加州驾照,上面的地址需要是你的当前住址。 5. 住址证明 2017.11.23号更新:dicks只认政府发的住址证明的文档,比如DMV Vehicle registration。这可能是与最近枪击案发生,政策收紧有关。 […]


蒙特雷春游

上周是组里的2017年峰会,谷歌公司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组的同事齐聚山景城,共商国是,外出游玩。 官方活动名称叫“Google i18n Summit Offsite”翻译过来应该是“谷歌国际化组峰会春游”。 i18n是internationalization的缩写。因为i和n中间有18个省略的字母。同样的还有l10n(localization)、g11n(globalization)。 我第一次参加公司春游,一切都觉得很新鲜。我们周四早上乘坐大巴车前往蒙特雷。一车子的人说说笑笑,像极了小学时学校组织的春游。不同的是车里没有老师组织唱歌。 行车两小时抵达蒙特雷。期间我注意到司机一直开着巡航模式,速度设置在66英里/小时(限速是65英里/小时),并且一直在carpool的右侧车道行驶,如果前方有车的话,就向左并到carpool的车道超车,再并回来。我想这样是不会阻塞carpool车道,并且66英里/小时是比较安全的速度。 期间跟皮特大叔坐一起,他提到想自己坐,睡一会儿。我说你可以去最后面,坐在外侧,把包放在里侧,这样就没人来坐了啊。他提到,这样虽然你在坐座位这件事上得逞了,但别人会认为你不上道,之后会不跟你合作,从长远看损失更大。 期间玩了单板立式冲浪,我以为会是这样: 其实作为初学者,我们一般是这样: 晚餐是在montrio bistro。我以为会有牛排等硬菜让我们大快朵颐,结果是以酒吧为主,大家或坐或站,一起拿着酒聊天。期间会有服务生拿着食物在来宾间穿梭,但精致而量少的食物并不能让我果腹。但是,这种以社交(mingle)为主的晚餐倒是气氛活泼,让人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而非只是专注于食物。  


如何看待一带一路

美国之所以称霸全世界,是因为它有两个拳头:一个是军事,一个是货币。这两个拳头打出的组合拳,几乎所向披靡,KO了一个又一个对象。接下来轮到中国上擂台了,但中国打的却是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 OK,在好戏上演之前,我们不妨先见招拆招,看看乔良将军如何拆解美国的组合拳,看清他的招数。 一、金融帝国崛起 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就是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怎么锁定呢?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美国人认为,我有这么多黄金在手,用它去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情况并不像美国人想的那么简单。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尤其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差不多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随着战争花费越来越大,美国有点吃不住劲了。因为按照美国的承诺,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着1盎司黄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这样就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于是,在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也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讲,当时人们还不能完全理清楚头绪。原来我们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元背后有黄金,美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已经实行了20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美元。 现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使用它吗?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国际间结算时用什么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衡量?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难道还能信任别的货币?比如人民币和卢布之间,俄罗斯人(当时的苏联人)如果不认人民币,我们不认卢布的话,就只能继续拿美元做为我们之间的交换介质。 所以,美国人就利用世人的惯性和无奈,在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但是从1973年10月以后,一切改变了,欧佩克宣布,必须用美元对全球的石油交易进行结算。 这样,美国人在使美元与黄金贵金属脱钩之后又与大宗商品石油挂钩。为什么?因为美国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欢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欢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国家要发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国家都需要石油,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石油就等于需要美元,这是美国人非常高明的一招。从1973年开始美元与石油挂钩以后,其实是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伴随美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整个世界当时并没有几个人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他们不能够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别的,不是一战、二战,也不是苏联的解囘体,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 从此之后,人类真正看到了一个金融帝国的出现,而这个金融帝国把整个人类纳入到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实际上所谓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到今天大约40年的时间。而从这一天之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简单地说:美国人可以用印刷一张绿纸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人类历史上获得财富的方式很多,要么用货币交换,你要么黄金或者白银;要么用战争的方式去掠夺,但是战争的成本非常巨大。而当美元变成一张绿纸出现后,美国获利的成本可以说极其的低廉。 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拖美元的后腿,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美国向全球输出美元,也就稀释了它的通胀。但是美元向全球输出之后,美国人手里就没有钱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人继续印刷货币,美元就不断贬值,这对美国没有好处。所以说美联储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得那样,是一个滥印货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实际上懂得什么叫克制。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联储一共发行了多少美元?大约10万亿。 这样一比较,有人开始指责中国的央行。为什么呢?我们的央行从1954年发行新货币——新人民币到现在,已经发行了120多万亿人民币。如果按汇率6.2跟美元折算的话,我们大概发行了20万亿美元。但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中国乱印货币,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挣到了大量美元,同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美元做为境外投资进入中国。 但由于外汇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须发行与进入中国的美元及其他外币相应的人民币,然后以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可是国外的投资在中国挣到了钱以后,可能就撤走了;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拿出大量外汇,从境外够买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如此一来,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币留了下来,你又不可能将相应数额的人民币销毁,只能让人民币留在中国继续流通,所以我国人民币的存量必然大于美元。这也反过来佐证了这30多年中国经济的惊人发展。中国央行承认近年来大概超发了20多万亿人民币。巨量的超发最后全都留在了中国,这就牵扯到我后面将要谈到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 二、美元指数周期律与全球经济的关系 美国之所以没有通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国又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所以要节制。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美国人有另外一套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但输出去的通过债务资本重新回到美国,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 1971年8月15日之后,美国人逐渐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渐渐变成一个空心化的国家。今天美国的GDP已经达到18万亿美元,实体经济为其GDP的贡献不超5万亿,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虚拟经济带来的。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让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进入美国的三大市——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和证券市场。美国人通过这个方式钱生钱,然后再向海外输出,这样循环往复地生利,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美国把全世界纳入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很多人认为在大英帝国衰落之后,殖民的历史基本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因为美国成为金融帝国之后,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的殖民扩张,通过美元隐蔽地控制各国经济,从而把世界各个国家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主权独立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你尽可以有主权、有宪法、有政府,但是你脱离不开美元,你的一切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用美元来表达,并最终让你的实物财富通过与美元的兑换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 这一点,通过40年来美元指数周期图表,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1971年8月15日美元跟黄金脱钩,意味着美国人摆脱了黄金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发行量大增,美元指数自然要走低。从1971年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指数就一直在走低,这就说明美元印多了。如此这般大约持续了近10年时间。美元指数走低对于世界经济来讲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元的供应量增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资本不留在美国,要向国外出溢出。第一次美元指数走低之后,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给拉丁美洲带去了投资拉动,也带来了繁荣,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美元泄洪期大约持续了近1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1979年,美国人决定关掉泄洪闸。美元指数走低相当于美国人开闸放水,而关闸实际上就是减少美元的流动性。1979年美元指数开始走强,意味着向其他地方输送美元减少。拉丁美洲本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突然间投资减少了,流动性枯竭了、资金链条断裂了,经济能不出现麻烦吗? ▍马岛海战爆发 遇到麻烦的拉美国家纷纷开始想办法自救。比如阿根廷,阿根廷的人均GDP一度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拉美经济危机一出现,阿根廷却率先进入衰退。解决衰退的办法有多种,但不幸的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囘府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总统是加尔铁里,他完全没有经济头脑。作为军人的加尔铁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战争,他希望通过战争来脱困。他把目光瞄向了离阿根廷600公里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把它叫做福克兰群岛。 这个群岛已经被英国人统囘治了100多年,加尔铁里决定把它夺回来。但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南美一向被视作美国的后院。在美国后院打仗不能不请示美国。于是加尔铁里让人给美国总统里根带话,看看美国的态度。里根明明知道加尔铁里打这一仗,会导致一场和英国的更大规模战争,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表态说,这是你们与英国之间的事情,与美国无关,我们不持立场,我们保持中立。 加尔铁里以为这是美国总统对他的默许,便发动了马岛战争,轻松收回了马岛。阿根廷上下一片欢呼,热烈的像过狂欢节。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宣称绝不接受这个结局,还逼着美国总统必须表态。这时的里根立刻撕下中立的面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的侵略行径,坚决站在英国一边。随后,英国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舰队,劳师远征8000海里,一举拿下了马岛。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开始走强,国际资本按照美国的意愿回到美国。因为当马岛战争打响后,全球的投资人立刻判断,拉美的地区性危机出现了,拉美的投资环境恶化了,于是纷纷从拉美撤资。美联储看到时机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的经济一片狼藉。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第一个大牛市,让美国人赚得钵满盆满。 当时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一口气蹿升到120多点,上升了100%。美国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后并不收手,有趁势拿着赚到的钱,重新回到拉美去购买那些此时价格已跌成地板价的优质资产,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这是美元指数第一次走强后的情况。 如果这种事情只发生一次,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它反复出现,那它就一定是规律。当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强”之后,人们并不确定它是不是规律。从拉美金融危机这个高峰之后,美元指数从1986年又开始一路下跌。其间经历了日本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美元指数仍然在走低,大约走了10年,10年之后的1997年美元指数再一次走强。美元指数这一次走强之后也是持续了6年。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差不多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强,再一个10年的走弱、接下来又一个6年的走强。 ▍亚洲金融风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数第二次开始走弱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这次主要的泄洪区是亚洲。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概念?“亚洲四小龙”、“亚洲雁阵”等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亚洲的繁荣是由亚洲人的辛勤劳动、亚洲人的聪敏智慧带来的,实际上很大原因是因为亚洲国家获得了充足的美元、获得了充足的投资。当亚洲的经济欣欣向荣到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人觉得又应该到剪羊毛的时候了,于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数整整走低10年之后,美国人通过减少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使美元指数反转走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资金链条断裂,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征兆。 这时候一锅水已烧到99度还差1度才能烧开,差哪一度呢,差地区性危机出现。那么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样打一仗呢?未必。制造地区性危机,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既然制造地区性危机就是为了撵出资本,那么不打仗照样有制造地区性危机的办法?于是我们看到那个名叫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家,带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开始群狼般攻击亚洲经济最弱的国家——泰国,攻击泰国的货币——泰铢。 一个星期左右,然后由此开始的泰铢危机,立刻产生传导效应,一路向南,陆续传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然后北上传导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一直传导到俄罗斯,东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这个时候水已烧开。全球的投资人判断亚洲的投资环境恶化,便纷纷从亚洲撤出自己的资本。而美联储则又一次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角。跟着号音从亚洲撤出的资本又一次到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给美国带来了第二个大牛市。 当美国人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此时亚洲经济已经被这次金融危机冲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这次唯一的幸囘运者是中国。 三、瞄准中国 此后,如潮汐一样准确,美元指数经过6年的走强,到2002年,再一次开始走弱,然后,又是10年时间,到2012年,美国人又开始为美元指数即将由弱转强做准备。办法还是老一套:给别人制造地区性危机。于是,我们就先后看到,在中国周边陆续出现天囘安门事件,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几乎全在这一时期密集出现。但是很不巧,美国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机,结果使美元指数走强的时间被迫向后推延。中菲黄岩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看似和美元指数走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为什么恰恰出现在美元指数第三次走弱之后的第10个年头?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究,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承认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确实存在着一个美元指数周期率,那么,根据这个周期率及美国人借机剪别国羊毛的手法,我们可以断定,现在轮到中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眼下中国已经成了从全球吸引和获得投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国际资本由于看好中国经济进入中国。从经济规律上讲,不能仅仅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国家。一个中国的经济规模就相当于整个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经济总量还要大;和东亚经济比,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相当于整个东亚。而过去十年里,大量资本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长到全球第二,如此一来,美国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标瞄准中国,一点不奇怪。 ▍香港占中事件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从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之后,中国周边的事情层出不穷,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钻井平台冲突,再到后来的香港“占中”事件。这些事件还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吗?去年5月“占中”行动正在酝酿中,可能在5月底就会发生。但是5月底没有发生,6月底没有发生,7月还是没有发生,到了8月仍然没有发生。什么原因?这个酝酿的“行动”在等什么? 让我们对比另一事件的时间表:美联储退出QE时间表。去年年初,美国就说要退出QE(量化宽松),4月、5月、6月、7月、8月,一直没有退出。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着美元还在超量发行,美元指数就不能走强,香港的“占中”也就一直没有出现,二者在时间表上完全重合。直到去年9月底,美联储终于宣布美国退出QE,美元指数开始掉头走强后,10月初,香港“占中”爆发。其实,中日钓鱼岛、中菲黄岩岛、981钻井平台、香港“占中”,这四个点都是炸点,任何一个点引爆成功,都会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也就意味着中国周边投资环境恶化。从而满足“美元指数走强时,其他地区必须相应出现地区性危机,使该地区投资环境恶化,迫使投资人大量撤出资本”,这一美元获利模式的基本条件。 但是对美国人来讲很不幸的是,这回它碰到的对手是中国。中国人用打太极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边危机,结果直到现在,美国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温时出现的最后1度,始终没能出现,水,也就一直没有烧开。水没烧开,美联储举着加息的号角就迟迟不能吹响。 看来,美国知道想剪中国的羊毛没那么容易,所以也就没打算就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推动香港占中的同时,美国多管齐下,在其他地区同时下手,在哪儿? 点评:美国发财的逻辑很简单,这世界上的国家都是美国圈养的一群羊,美国拿着剪刀不断的搜罗着,看到哪个羊的毛长了就去剪一把,剪秃了再把你放回去,然后再去其它羊身上剪羊毛。 ▍乌克兰危机 欧盟与俄罗斯的接合部。亚努科维奇领导下的乌克兰,当然不是没缝的鸡蛋,所以,才会有让苍蝇下蛆的机会。但美国盯上了乌克兰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只有缝的鸡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击亚努科维奇这个不听话的政客,又阻断欧俄走近,也能造成欧洲投资环境恶化,一桃杀三士的理想目标。于是,一场貌似乌克兰人自发的“颜色革命”爆发了,美国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国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实现了:俄罗斯强人普京趁势借机收回了克里米亚,此举虽不在美国人计划之内,但却正好让美国人更有理由向欧盟还有日本施压,迫使他们与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给俄罗斯更给欧洲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 美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们往往容易从地缘政治角度,而不是从资本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乌克兰出现危机之后,欧美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恶化,但整个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却直接使欧洲的投资环境恶化,导致资本从这里撤出。据有关数据显示,大约有上万亿的资本离开了欧洲。美国人的两手设计得逞了。 这就是:如果不能让资本从中国撤出去追捧美国的话,那就起码让欧洲的资本撤出来回流美国。这第一步,以戏剧性的乌克兰变局实现了,但第二步,却未能如美国所愿。因为从欧洲撤出的资本,并没有去美国,另有数据显示,它们大部分来到了香港。这意味着全球投资人仍然不看好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宁愿看好虽已处在经济下行线上,但仍保持着全球第一增长率的中国。 这是其一。其二,中国政府在去年宣布了要实现“沪港通”,全球的投资人都热切地希望通过“沪港通”,在中国捞一把。过去西方资本不敢进入中国股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进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宽进严出,你可以随意进来,但是你不能随意出去,所以说他们一般不敢到中国来投资中国的股市。“沪港通”之后,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在香港投资上海的股市,挣到钱后可以转身就走,于是上万亿的资本滞留在了香港。这就是去年9月之后,也就是香港“占中”开始直到今天,“占中”势力及其幕后推手始终不肯罢休,总想卷土重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美国人需要制造一次针对中国的地区性危机,让滞留香港的资本撤出中国,去追捧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为什么这么强烈地需要并依赖国际的资本回流?原因是,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放弃实物生产,脱离开实体经济。美国人把实体经济的低端制造业、低附加值产业叫做垃圾产业或者叫做夕阳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而美国除了留下所谓高端的产业,IBM、微软等企业外,70%左右的就业人口都陆续转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


记第二台笔记本 – 联想Yoga 710

入了人生中第二台笔记本 – 联想的Lenovo Yoga 710 i7-7500U CPU, Nvidia 940MX,16G RAM,512G SSD,4K 屏幕,Win 10 Home。税后1200刀。联想人称美帝良心,我想是因为同样的电脑,在美国卖的比国内便宜吧。 缘起 我的第一台笔记本是戴尔灵越5110,购于2011年,是父母为我上大学买的。i3-2310的CPU,500G硬盘,4G内存。买电脑时还有搭载i5的电脑可以选择。很庆幸没有选择更贵的i5的笔记本。因为即使搭载了i5,现在多半我还是会换。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太快了。 大四时,我就觉得原来的电脑开机,运行太慢,想在香港买一台Mac。结果同学建议我多插个内存条,换个SSD试试。我想也是啊,自己本来就是学计算机的,干嘛不自己升级电脑。于是把电脑拆掉,光驱拔掉,加了块SSD,和4G内存。刚换好那阵,开机如此丝滑,以至于让我有种买了个新电脑的错觉。 加了SSD和内存条之后,这台戴尔电脑又陪伴我磕磕绊绊地度过了两年。如今,它的usb口和sd读卡口都接触不良,屏幕时常花屏,电池只能用十分钟,速度也变得慢了下来。 原想去年入职后再换电脑,结果谷歌给员工发了Mac Pro。虽然是工作电脑,但我也曾一直把它当作个人电脑来用,上网,网购,偶尔玩玩游戏。本来也不打算买新电脑,直到有一天我查到公司对待工作电脑的政策,翻译过来的大意是:所有用公司电脑存储、传输的信息,都属于公司财产。公司的所有员工应该明白,在公司的电脑上,没有个人隐私权。 这也就意味着,你在公司电脑上的一切行为都会被公司监控。被监视的感觉很不爽,于是,下决心买一个新笔记本。 想买Windows,而不是Mac,因为用Windows用了近十年,有很深的感情。 根据2017年CPU天梯图来看的话,我的CPU性能从100%提升到了170%。 惊喜 笔记本可折叠 4K屏很清晰 噪音小 Win10 推出了原生的Ubuntu Bash 失望 部分软件的里的文字渲染模糊,应该是软件没做好兼容的缘故。 触控板不稳定,浮。 键盘与触控板不能同时响应。按下键盘的话,触控板就失灵。感觉OS是用同一个线程监控触控板和键盘键盘事件的。 软件 迅雷:杂乱无章,做成了浏览器。 各种破解补丁:小心安装,可能带有病毒。


Java Design Philosophy

Writing a Library Exception Always throw exception as early as possible. // DO class Animal{ static final String name; static { name = LoadNameFromDisk() if (name == null) { throw IllegalStateException(“Can not read name from disk”); // Throw exception here } } public Animal(){} } // DON’T class Animal{ static […]


杂想

好久没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凡写文章之前,最好立一个主题。材料,观点都由围绕主题展开。这样的文章结构严谨,立意鲜明。 可是,当我坐在电脑前,想要说点什么时,却发现想记录的东西的太多太多。完全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主题能够承载的住。但是,因为太久没能将思想沉淀成文字,著书立说,它是被一层网罩住,想要宣泄,却总是差一点点力道。所零零散散流露出来的,也只是对生活肤浅的感叹。更多的深层思考,却还在网中沉睡。 希望这些思考,能够随着这篇文章的书写而逐渐清晰,逐渐喷涌。这篇文章也注定是糙粝的,我会不断删改,打磨。 务虚吧,先从人生理想说起。 学生时代,我们理想很直接,很明确:拿高分,申到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这理想是一贯而终的,单线的。理想,或者说目标定了,人也有了奔头。 举个小例子,大学时,尤其是背GRE单词那阵,每天晚上十二点睡,六点起。拿起书就去实验室,背一个章节的单词,然后写写代码,申申文档。 现在上班了,却每天八点还不愿起床。一开始是埋怨床垫不好,其实是自己没有了大学时的那个拼劲。 找回拼劲,需要树立理想。 有一句话在刚入职的同事中流传的很火: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其实说穿了就是,每天忙忙碌碌,却没有对自己未来的长远规划。  


美国建国史

  石国鹏讲美国建国史   制宪会议 1787年,乔治·华盛顿再次出山,出席制宪会议主席,与各个州与会的代表一起商讨美国第一部宪法。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构想,美国第一次尝试。 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州都想成立联邦。华盛顿必须团结所有的州,成立联邦,于是就有了很多妥协。 第一部宪法是打出来的,各个州的矛盾由来已久,各个州的代表激烈辩论,甚至要动手。 华盛顿创造性地提出了商讨的规则:所有人发言时,都跟主席(华盛顿自己)说,观点对立的两人不直接对话,这样主席作为中间人的身份,调解员的身份,缓和了矛盾,观点对立的两人打不起来。 所有表决过的决议,都可以被推翻,重新表决。因为总有州想要推出制宪会议,单干。能够推翻决议,就给当时弱势的州以之后翻案的机会。如果当时所有的   1787年,为了让美国能够顺利成立联邦,第一次制宪会议有三个妥协: 关于州权和联邦权 杰斐逊是州权主义者; 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名额如何分配?按人口分,小州不同意;安议会有两院,参议院与众议院。 奴隶制的存废 废?南方各州不同意,立马就走 存?他们的投票权?如果给他们投票权,北方各州不同意。 结果: 黑人有3/5的投票权。 人权 1791年宪法修正案才加入了人权的阐述。因为1787年时,与会的各州代表最关注州权与联邦权的关系。 立法 国会,分参众两院。国会可以立法Act->Bill。总统可以否决Bill。Bill被否决后,国会可以再以超过2/3同意的投票结果再次提起立法请求。如果总统再否决,国会可以弹劾总统。 行政 总统。有军权。外交权。 总统怎么选? 人民以州为单位选出选举人(选举人票是本州的众议院名额加上参议院名额),选举人再投票。 但是选举人票是胜者通吃制(美国只有2个州的选举人票是按照选民投票分配选举人票的)。这样会导致总统并不一定是最多的选民选出的。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发生过4次。除川普外,还有小布什,2000年。 2000年,戈尔和小布什。阿尔及利亚州,用了打孔机。2000年格尔发布了败选声明,尊重游戏规则。(查一下他的败选声明) 司法 法官,总统提名最高法法官,9位,但不可以罢免法官。这样保证了法官的独立性。法官只有两种情况可以离开职位,一是自己病重离职,二是自己犯罪。   19世纪初期,马歇尔大法官努力,将司法权提升到与立法,行政相同的地位。


Story of Fonts

Static Fonts Smart Fonts Ligature Kerning Font Format A lot of tables in font file. 1 Glyphs (glyf): glyf table: glyph id -> glyph A particular glyph is identified by a glyph id, which is used exclusively throughout the font to identify that glyph. Hinting: The image on the left […]


太浩湖滑雪之旅

感恩节和朋友来太浩湖滑雪,田佳,老大,小红,晓阳,杰杰胡,一行六人,行程四天。 租了辆Jeep,四驱,因为听说可能会下大雪。还好天公做美,三天来没有下雪,只有临行的前夜开始飘起雪花。   第一次开Jeep,觉得它比自己的车壮实许多,外面的风雪都被隔绝在车门之外。车的底盘也高,有种碾压路面的感觉,满满的安全感。 23号晚在三番机场接老大和晓阳,冰岛四人团再次重组。24号上午,接了小红。十点出发,下午三点半抵达太浩湖南端。 Lift Ticket和雪具没有必要提前租,在现场买就好。现场租雪具反倒会更便宜。一开始定了太浩湖南端的Heavenly雪场,在雪道滑下时可以看到太浩湖全景。结果我们抵达那天Heavenly只开了一个雪道。于是我们退票,驱车一个小时赶到太浩湖东北边的Mt Rose雪场。滑得很尽兴,我还第一次滑了黑道。但雪道起伏不平,很多小山包,特别不好滑。一开始我还以为是雪场故意为之,为了让滑雪者们能够在山头上跳起来,后来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滑雪者说,这是因为滑ski的人太多了,形成了山包,雪场没有压平整(groom)。   晚上和老大聊天,谈到自己单身,每天工作其实挺无聊的。一人住studio,每天回家也没事做,不如多写点代码加加班。我提到每天回家其实也是两点一线,每天也很规律无变化,可能好处是至少还有一人能陪着说说话,但少了能自己思考的空间。   老大情商很高的,做事说话很替别人着想。   周六绕太浩湖一周,拍拍照片,看看风景。期间我们冰岛四人组还照了一张跟冰岛一样pose的照片,四人或坐在车顶,或倚着车门。pose相同,只是心境不大一样。   客观上讲,冰岛的风景确实很美,绕岛一周,南边的苔原地貌,冰岛一大的峡谷,东部峡湾,开进内陆突然的天降大雪,夜晚开车时不足20米可见度的大雾,时时刻刻都给我们惊喜。 太浩湖毕竟只是一个湖,绕湖一周,景色无大异,不同的只是背光逆光,石滩沙滩,站在山定俯瞰整个湖景,或是趴在沙滩上拍石头特写。   主观上讲,来太浩湖游玩的心境已经和冰岛时不同。冰岛时我们都拿到了Offer,等着毕业,没有任何压力,人生提前完成了一个阶段,那时玩的开心、尽兴。这次来太浩湖,其实心里多多少少想着工作,想着其他的事情。我们都经历了一些事情,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学生时代的旅游经历最难忘,约上同学朋友,趁着春假秋假,来一次无忧无虑的旅行。即使是工作之后,也大都从之前的同学里找旅行的玩伴。同行人里,小红和杰杰胡还在上学。杰杰胡是一个很会玩的人,本科是2+2的项目,前两年在宁波,后两年在英国诺丁汉。他几乎游遍了世界各地,一有时间假期就出去旅行。晚饭时他展示了在新西兰坐观光火车,徒步冰川,跳伞和滑翔伞的视频,很吸引人。   觉得趁年轻没毕业,应该到处游玩,体会各国风情,更完整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尤其是当一颗躁动而自由的心还没想安定下来时。   临行的前夜太浩湖下起大雪。说来也怪,睡觉前我们觉得雪下得并不大,只有零零散散的小碎雪飘落。但是风很大,人都几乎站立不住,在房间里也能听到狂风呼啸的声音。原本约着早上六点出去拍日出,结果六点起来时发现,门口的台阶上已经积起没过脚踝的雪。我们的车也被半埋在雪里,没过了一个车轮。   Airbnb的房东很搞笑,说是有除雪的工具,但实际上只有一瓶融雪盐,和小孩在沙滩上挖沙子的塑料小锹和塑料桶。我们只好取来平底锅来挖雪。挖雪期间一位游客开车经过说道,“我们用的也是平底锅来铲雪的!”   十一点出发,中间歇息了一下,直到晚上五点多才到家。在太浩湖范围内一直是积雪路况。不过铲雪车的效率很高,路上只有薄薄的融化成棕黄色的雪水。   开出太浩湖,到sancremental时,一路上看到绿色的起伏的丘陵,很像windows的那张著名桌面。再加上夕阳把天边染成了渐变的红,特别美丽。    


优胜美地劳动节

美国的劳动节和周末赶到了一起,难得的三天假期,和田佳、张老板、柯汕、冲哥冲嫂一起去优胜美地。 原打算租辆suv的,结果在租车时出了差错。临时改变计划,开自己的车进山。 经验: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也有个地方叫San Jose,租那里的车特别便宜……   优胜美地的宿营地特别火爆,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我们仅提前一周定下旅行计划,所以只好住在离山谷开车两小时的地方。   进谷有两条路,120与140。从San Jose过去的话,120会快一些,但路比较难走,蜿蜒曲折。140相对平坦,但要多走一个小时。稳妥起见,我们去的路上走了140,四个小时车程,中间休息两次。 路上遇到了山丘,以及旋转的风车。 图:田佳 劳动节山谷里的人特别多,感觉来到了天朝。大部分游客都是自驾,有的带着帐篷和野炊的工具,直接住在山谷里,晚上在篝火前数银河中的繁星,好不惬意。 进山的门票每车30$,7天有效。票上也不记车牌号,在国内恐怕会有好多人倒卖赚钱。 来优胜美地主要是来欣赏山水。走爬山的徒步小径,看千奇百怪的瀑布湖泊。春季是优胜美地的丰水期,因为冬天在山顶的降雪融化成水,瀑布水量充沛。我们游玩时是秋季,瀑布早已干涸。只有被水磨得光滑的山石诉说着瀑布曾经的壮阔。 傍晚我们驱车到住宿的小木屋,一个离山谷两小时车程的山谷里。离开时走比较险的120,限速牌限速20迈甚至15。而且出谷时是向西走,正好顶着落山的太阳,特别刺眼。右边是峭壁,左边是悬崖。田佳在旁边反复叮嘱我小心小心,再慢点。还好我们一路平安,任由后面的车压着双黄线从悬崖边上的逆行道超车。 抵达住处时已经晚上十点,饥肠辘辘的我们顾不上休息,挽起袖子煮起了火锅。 图:田佳 中间有一个插曲,Airbnb的房东把地址给错了,我们拐到了离住址10mile的山沟里,没有手机信号,联系不上房东。我们只好敲开了邻居的门,借用他的Verizon手机联系房东。中间耽搁了两个小时。感谢邻居,他们很热心,晚上九点仍然给我们一群身份不明的游客开门,帮助饥寒交迫的我们。   路上的风景也挺美,难得见到层峦叠嶂的群山,以及野鹿。 第二天,我们来到Tunnel View,据说是Mac某款桌面的取景地。两边都是群山,中间是低谷,我们像在隧道里一样。 第三天是意外惊喜。我们发现住处旁边有一片湖,于是去湖里划船。单人独木舟(Kayak)划起来特别快,只是平衡难掌握。很可惜当天一个同学身体不舒服没能一起划船。否则可以六人租个大船来浪。 图:田佳 感觉美国人更喜欢以家庭为单位出来游玩,一家人,一辆车,一条狗。国内更多是报团游玩,一辆大巴,一群帽子,一个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