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时代的创伤

能给人造成创伤的,不止是某个突发事件。 也可以是整个社会范围的,全方位、持续、缓慢而坚定的创伤。 六七十年代的人群,接受的教育,是舍己为人,舍己为国家。 “雷锋“,”王进喜“,”黄继光“。 他们代表的价值观,是“人生的价值在为他人奉献中”。 自我价值,在外界的肯定里。 照顾别人,苛责自己。 忘记了自己的需求, 直到忘记自己。 它伟大,也残酷。 外界的肯定,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失去外界的肯定时,便失去了价值支撑,便自我怀疑。 挣扎,痛苦。 如果他们的孩子恰巧学历比他们高, 收入比他们好,走过的地方比他们多。 便会更加加重他们的自我价值怀疑。 “孩子们都是精英,他们说的都是对的。是我没理解。“ 时代在巨变,价值观是否在变? 宋博


火人节上的陌生人

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定义火人节。 它是人类最疯狂的举动。 也是人类最本真的举动。 在这里,没有金钱,没有交易, 只有赠予,和自我表达。 七万人,在干涸的湖床上,建造起为时一周的城市。 一周过后,湖床重归平静,就像城市从未出现过一样。 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的人,陌生的人。 有的人,我只知道名字,有的人,连名字也未知。 火人的设计很有心思,充满了人与人,人与建筑的互动。 木墙上嵌着扬琴,扬琴背面就是座椅。 让你为未知的人,弹上一曲。 座椅面对面而设,膝盖都要碰到一起。 鼓励偶遇的人,说声问候。 找准音符很难,扬琴上没有任何文字。 直到发现琴弦末端粘着的五色胶带。 每种颜色,代表一个音符。 那一刻,我与那个遥远的,陌生的工匠相连。 敲了茉莉花,和沧海一声笑。 背面的谈话声也止息。 “You crashed it!”(你弹得真好!) 旁边,一个拿着拍立得的小伙, “Can I take a photo for you?”(我能给你照张相吗?) 这照片,正摆在我的书桌旁。 照片里的我,混身尘土。带着头灯,拿着小锤, 像一个矿工。 火人节倒数第二天,火人会被烧掉。 烧火人需要志愿者,我有报名。 志愿者要在火人周围围成很大的圈,五步一人, 背对火人,面向观众。 领队说,是防止有人冲进大火。 我面前的,是一位德国老人。 他早早地出现,抢到了第一排。 穿着白色的睡衣,睡衣上画着蓝色兔子,可爱极了。 大火烧起来,我需要忍住不看大火,而去注视人群。 火光映在老人身上,把睡衣染成了温暖的橙红, 映在他的眼睛里,投射出大火的模样。 他时而期待,时而沉思,时而惊喜, 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像一个孩子。 很多人知道火人,但很少有人知道神庙。 火人节最后一天,神庙会被烧掉。 一周的时间里,人们不断把追忆带到神庙,钉到墙上。 […]


周处除三害 – 暴力美学,哲思

黄精甫是引导观众心理的高手。 小美和香港仔,浴室戏。观众在想,究竟何时把帘子拉开。 香港仔与陈桂荣打斗,观众在想,小美怎么样了,还在绑着。 香港仔,以一场血腥的打斗结束。观众在想,那榜一的大哥,打斗得如何更加激烈。 结果,没有打斗,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是屠杀,也是殉道。 尊者死去,歌声依旧。 一如《英雄》中,箭雨中挥毫的老师。 坚持不走,临危不惧的人啊, 生命已不重要。 视死如归。归的是灵魂的永久栖息。 尊者看似超脱,但也存着人性。 母亲的骨灰,放在屋里。 棺材里,放着与母亲的照片。 老婆怀孕时,欣慰的笑。 捅刀时,没捅要害。 残存的人性,让他失去了生命。 与人类割裂,还是存着人性, 这是一个问题。 割裂,能看清意义;人性,能享受生活。 导演们喜欢用舒缓音乐配暴力画面。 小白船,这个杀手不太冷,鱿鱼游戏。 暴力,美学。 周处的原型是团圆,最终周处改过自新,得到宽恕。不好。 电影改的好,悲剧,才伟大。 一如哈姆雷特。 两点批评: 开头的追逐戏份过长。 灵修中心躺枪。


人与人的连接

人的底层需求有二:爱与归属感 (love, belonging) 爱是个体与个体的连接;归属感是个体与群体的连接。 所谓连接,是两个主体的互动。 当一个主体,感到被另一个主体看到,听到,理解(be seen, heard, valued)。 这个主体就感到与另一个主体连接。 反之,则是疏离。 连接可以是相互,也可以是单向。 所谓爱,是当一个人展示真实的自己时(be authentic),仍然被另一个人看到,听到,理解,接受。 此时,被爱的人是极度放松的。 爱可以来自另一个人,也可以来自于自己。 爱自己,也叫自我接纳。 归属感同理,是一个人展示真实的自己时,被群体所看到,听到,理解,接受。 此时,群体合一。 All is oneness. 爱自己的程度,决定了爱他人的上限。 爱自己的基础,是自我觉察。 认清自己冰山之下的东西,把潜意识的东西,浮现到意识层面。 冰山之下举例:感受、价值、思维模式、信仰、偏见、应激反应、童年创伤…… 准确地表达自己,这是被爱的基础。 试想,一个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人,如何让别人了解你,去爱你? know thyself. 爱与心碎相伴相生。(love and heartbreaking) 爱别人的同时,也就给了别人伤害你的权利。 每个勇敢去爱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因为爱需要勇气。 2024.1.25 清晨 于美国旧金山


宋博的2023

2023年,对宋博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它是内观的一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是参禅悟道的一年。 ————— 2023年,对宋博影响深刻的内观事件,有三个:火人节,Vipassana冥想,T-Group。 火人节 火人节的前一周,宋博还在纠结是否要去,因为彼时的他,正在忙于苹果的面试。 很感激那时的宋博,做出了仍然去火人节的决定。 火人节上,他完全与现实世界脱离,在平行宇宙中生活了一周。 他感受到,all is oneness是美的。当所有人都成为一个整体时,就是美的。一个人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也是美的。 他意识到,无论做什么选择,只要接纳它,就是美的。 早日退休是美的,拼搏努力也是美的。 各有各的美,不必临渊羡鱼,而是努力活好每一天。 正如儒家所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正如达赖喇嘛所说“There are 6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We are all brothers and sisters”. Vipassana冥想 说来也巧,去Vipassana冥想班之前,宋博也在纠结是否要去,因为彼时正忙于转组。且他有被裁员的忧虑。 他所在的组,组员们纷纷离开,项目被边缘化。 很感激那时的宋博,做出了去Vipassana冥想的决定。 10天的课程,每天10小时的打坐,对他来说,是脱胎换骨的体验。 他纠结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曾经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是追求幸福。 但2023年夏天,他又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他开始否定自己,怀疑人生。悲观、郁闷、踌躇。 在第二天,第三天冥想时,他多次泪流满面,感激生活,感激身边的人。 Tears of joys 冥想中心的后山上,冬天,树叶都变成了红色,黄色,绿色。 他被一片金色的叶子吸引,入定。一束光打在那片叶子身上,闪着光。 田震的野花。那儿时的,妈妈经常唱起的歌谣,给了他启示。 “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 “静静地等待是否能有人来摘” 宋博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要被谁看到,被谁认可。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个观察者,是一个过客,是一个体验者。 他体验着情绪、故事、悲伤、快乐。 这就是他人生的意义。 即使那片深山中的叶子,这辈子都没有被任何人,任何野兽看到。 […]


阿莫西林颂

消灭链球菌! 世界属于阿莫西林! — 写于宋博罹患链球菌咽喉炎第七天,2024.12.25 — 宋博染上的这个病,症状很奇怪。 第0天,T- Group结束后,他感到十分疲惫,这是之前T-Group后从没有过的。晚上,他倒头便睡。 第1天,浑身乏力。早上醒来时,感到喉咙疼,咽吐沫也疼。上午上完班后,他下午请了假,休息。嘴角干裂。 第2天,脸上开始起痘子。早上喉咙疼,下午喉咙疼会稍微好转。 第3天,手上起疹子。约了医生,第五天见。 第4天,症状加重。右手无名指水肿。夜间,手指持续疼痛,疼痛感并扩展到了小臂上的一根筋。半夜无法入睡。 第5天,早上,去看了急诊(urgent care)。排队等了一个小时。得知红疹叫rash。大夫采了咽喉试纸,手上的脓液样本,并做了血检。开了阿莫西林。 监测显示,strep throat抗体阳性。 中午吃了阿莫西林。数小时内,症状好转。右手的疼痛感减轻,缩减到了手指区域。右手水肿减轻。 第6天,精神恢复。喉咙疼痛消失。 第7天,左手红疹开始褪去,右手无名指水肿开始消解。 — 宋博做对的事情: 宋博下次可以改进的方面 宋博学到的


神经类药物/毒物分类

神经类药物指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它有两种分类方式:按照成分和按照作用。 本文选择按照作用分类,更为直观易懂。 按照作用,有三大类:神经抑制类,神经兴奋类,神经致幻类。 神经抑制类药物 / 镇静剂 / Depressants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来产生愉悦感。 药物成瘾性和生理伤害程度比较图表 – 柳叶刀 Nutt, David; King, Leslie A; Saulsbury, William; Blakemore, Colin. Development of a rational scale to assess the harm of drugs of potential misuse. Lancet. 2007, 369 (9566): 1047–1053. PMID 17382831. doi:10.1016/S0140-6736(07)60464-4 神经兴奋类药物 / 兴奋剂 / Stimulants 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来产生愉悦感。 神经致幻类药物 […]


伦敦

老婆说,她过生日想要一次旅行。于是我们12月份来了伦敦。 冬天的伦敦阴沉多雨,会使人变得忧郁。 伦敦的公交系统发达,可以用信用卡刷进地铁。 免去了买地铁卡,再充值的繁琐。 倡议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账户,也能用邮箱登陆。 伦敦街头的观感,比巴黎和纽约都要安全一些。 新闻上报道,说抢手机比较普遍。 这点也从小吃店的老板处得到印证。 可能是我和老婆都比较小心,至今还算幸运,没有被小偷光顾。 逛了伦敦眼、泰晤士河、威西敏斯特教堂、大英博物馆、巨石阵、国家美术馆。 博物馆大都免费对公众开放,很感动。 博物馆里,时常看到整个班整个班的学生,十几岁,由老师带领,兴奋地参观。 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像被拆了下来,运到了大英博物馆展出。 有的浮雕保存完好,纤毫毕现。 一个下身为马,上身为人的浮雕,和另一个人战斗。 画面活灵活现,人物呼之欲出。 精细到看得见马的血管。 可惜中国馆在修缮,无法入内。 从窗户里,看得见蓝色,黄色的九龙壁的一角。 巨石阵离伦敦两小时的车程。 何人建造了它,为什么建造它,至今仍是个谜。 我们只知道四千五百年前,有一群人,把巨大的石头搭成门的形状。 并且为成了一圈。 在一年中的特定一天,太阳会从某个特定的石缝间升起。 巨石阵建造的原因对我来说已不重要。 它给我的感受是,人类想在这个世界上,努力留下超越他生命本身长度的痕迹。 著书立说,修宫殿,造巨石,生育。 四千五百年前的人,就这么努力,积极地活着。 同样努力,积极活着的,还有梵高。 向日葵在国家美术馆里。 线条生动,黄色跳跃。 最喜欢的不是向日葵,而是一副梵高描绘乡村风景的话。 高高的绿树,像埃及的方尖碑。 远处的大块的蓝色的山, 近处黄色的麦田,被风吹拂,扭动着, 再近处点缀着点点红色的话。 天上是婀娜的白云。 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和在英国工作的同事聊。 才知道他本科学数学,研究生读了语言学,又读了计算机。 曾经做了五年的语言学相关工作,感到无聊,又转成了计算机。 他在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可能在中国,或者美国,文化上讲究的是专精,专注。” “不过在欧洲,至少是我们挪威,你可以尝试不同的事情。” 是啊,欧洲的社会福利系统完善,给予公民更低的试错成本。 这辈子应该追求什么呢? 我陷入了沉思。


Vipassana 随想

10天的Vipassana内观修行,一些片段随想。 生活里需要希望。 餐厅里摆着盐,黑胡椒,辣椒粉,十余种调料。 晚餐是水果,平淡无味。 我会往水果上撒调料,再吃掉。 每天撒一种, 当十种滋味尝遍后,也就回家了。 阳光打在睫毛上, 折射成彩色的光环。 内观修行,一些体验是超越语言的。 不可说,一说就错。 从禅修室回寝室的路上,我把意识聚焦在全身的感官上。 感受风吹过脸庞, 衣服摩擦着大腿, 大地亲吻着脚掌, 手有点凉, 鸟在远处唱。 我觉得浑身通透,悟到了真理。 后山有一片树林, 一棵树上,孤零零地,有一片黄叶。 阳光从后面照着它,它发着光。 我脑海中响起童年时的歌谣, “山上的野花为谁开 又为谁败“ 这片黄叶的存在,不为谁而开,也不为谁而败。 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被谁看到。 它感受到了阳光,朝露,微风,霜冻。 它经历了这一切,它的一生就有了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感知,是体验,是觉察。 它是一段旅程,不用在意终点。 山脚上有一些木质的平台,供帐蓬客搭帐篷。 上面飘满了落叶。 我拿起扫帚,一点一点地,把落叶和灰尘扫去。 我感知着扫帚与手掌接触的压力。 感知着落叶沙沙移动的声音。 我感受到了佛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每个人都是完整的, 都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 有人把它称为神性, 有人把它称为慧根。 修炼的目的,是把神性,慧根上的灰尘复去, 露出它的本来面目。 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感激的能量,很强大。 你人生中经历的一切。 你读过的书, 听过的话, 看过的电影, 听过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