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读书会 笔记

1.《大国大城》陆铭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结论:中国的城市不够大,还应该再大一些。 “大城市容不下肉体,小城市容不下灵魂。” 中国的各省应该均衡发展,应该追求人均GDP相同,而不是各省的总GDP相同。 城市化有什么好处? 1.聚集效应density matters 农业受资源所限,应该地广人稀,才能机械化生产,人均GDP才会高。例子:舌尖上的中国,云南的农民要早上三点起床上山割笋,去晚了笋就被别人割走了。 工业、服务业要人口密集,才能分摊设施的固定成本,这些二三产业才能赚钱,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得才有效。例子:城市有电影院,但农村没有,因为农村人口密度低,建电影院收不回成本;城市的道路,公交系统发达,但农村落后,因为农村的人少,不聚集,公共设施用的人少,不够高效。 2. 人才专业化,更有效率。例子:城市的医院里各个专科医师都有,但农村只有全科医生。 3. 优秀人才聚集,互相学习提升。例子:陆家嘴的精英白领,图书馆的读书会。 综上,中西部城市资源受限,人口应该少一点,这样GDP才能提高。 中国的城市够不够大? 根据齐夫定律(哈佛大学G·K·齐夫),一个国家中,第一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应该是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二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三倍,是第N大城市人口数量的N倍……以此类推。由齐夫定律得知,中国的城市还不够大。例子:2012年纽约人口占美国人口占比2.7%,伦敦13.1%,东京10%,东京圈1/3,首尔首都圈50%,上海2010年人口全国占比1.72%,上海2015年有2400万人。2012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54%。中国的第二、三产业GDP占比,已经是90%,这是不均衡的。但是,这些有大城的国家,是否有很多大城带来的问题呢? 城市病怎么解决? 城市病的表现: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道路:堵;医院:看病难;学校:入学难;污染:雾霾。 城市病的由来:人口爆炸式增长,远超出城市规划的预期。例子:上海规划方案中,预计上海2020年应有1600万人口,可是现在已经有2400万了。 解决方案: 需求侧改革:限制人口。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是抑制人们对城市居住的需求,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城市基础建设。我们应该走这条路。 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医院、公共交通…… 2.均衡资源的分配,比如分散好学校到各个区,而不是都挤在海淀;分散医院到各个区。 3.避免职住分离,规划城市商业区时,留出一部分廉租房,让并且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 4.道路不能一味地加宽,而是应该多修小路,像毛细血管一样,才能舒缓交通。 2.《枪炮、细菌与钢铁》戴蒙德 UCLA 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上的人征服了世界? 丰富的植物、动物给欧洲人带来了战争工具 地理决定论:欧亚大陆适合各种各样植物、动物的生长。 1. 欧亚大陆的新月沃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炎热,冬季温和多雨; 2. 欧亚大陆海拔差异大(从最低的死海到德黑兰高原),带来植物多样性; 3. 欧亚大陆生态环境丰富,雨林,草原,沙漠都有。 以上三点这导致了植物,尤其是主食(小麦、水稻、大麦、玉米、马铃薯等)的高产;也导致了大型哺乳动物在欧亚大陆被驯化。例子:全世界能开花的植物有20多万种,但能被人类驯服的只有几百种,其中能作为食物食用的只有数种,基本都是在欧亚大陆被驯化。全世界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90公斤以上)共有14种,除了羊驼在南美洲被驯化,剩余的十二种都在欧亚大陆被驯化。 植物、动物被驯化,带来了充足的食物和战争工具(比如马)。 病菌也成为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工具 驯化的动物给人类带来了病菌,人类大面积死亡,但幸存的人类也获得了疾病的免疫力,比如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结核、麻疹等。欧洲人殖民世界时,带去的病菌给土著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病菌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武器。例子:墨西哥人在被欧洲人征服的100年后,人口只剩征服前的3%。 欧亚大陆东西走向,促进文明的交流   东西走向,纬度相同,白昼时间相同,气候相似。动物和植物易于迁徙。例子:日本的作物,可以种植于4000英里以外的伊朗;墨西哥的农民不会饲养加拿大的动物。 文字,技术传播快。例子:南亚的人发明了轮子,轮子迅速从东到西,传播到欧亚大陆;墨西哥人也发明了轮子,但这项发明并没有传播到其他地方。文字也是。 人类随着植物,动物迁徙。人类的交流,贸易促进了技术,文化的交流。比如火药,轮子,罗盘,一经发明,就迅速传播到整个欧亚大陆。 […]


回家记 – 上海、杭州、吉林、北京

从美国西部往中国飞,也就是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飞,时差比较好调。因为只要在飞机上坚持不睡,也就是凌晨西部时间五点不睡。这样子到上海就是晚上八点,倒头就睡。第二天就调回来了。 当然,说着简单,我夜里还是醒来了两三次,身体还在逐渐适应。 进中国海关可以用电子自助通道,直接扫指纹、护照、刷脸就可以,非常方便。 在美国没有SSN寸步难行,没法办信用卡啦,没法租房子啦,没法买电话卡啦。 在中国,没有一个中国手机号的手机寸步难行,没法登陆wifi啦,没法网购啦,甚至没法买煎饼果子。 晚上9点,地铁二号线里的年轻人很多,没有看到残疾人,或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有8000多万的残疾人。上海感觉它很有活力,因为都是来打拼的年轻人;并且大家的节奏很快,比如地铁里我被插队两次。年轻人在地铁上刷着网剧或聊微信,微信名很有趣。四个人的群叫“逗比四人组”,三个人的群叫“锵锵三人行”。 地铁无障碍电梯要呼叫专人来开启,平时不开,很奇怪。 第二天早餐,地铁口的煎饼果子摊都可以支付宝付款。和田佳吃着1刀的煎饼果子,站在小摊前看着地铁站里出来上班的年轻人熟练地点单扫码,左手拿着煎饼果子,右手掏手机刷共享单车。 中午与yt,samuel吃捞王。人均130元,感觉是上海物价涨了。不知过几天去杭州还能不能吃到曾经人均40的外婆家。 图书馆里人头攒动,黄发垂髫,安安静静地看书。我觉得这个民族还是有希望的。   与陈父陈母聊 开明的基层干部。我看到了中国无数位忘我地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的缩影。 看山是山,和看山还是山,表面上结果一致,但境界上相差万里。 少年时,我们接受一种教育,吸收一种知识,构建了自己的第一套认知体系。并用这个体系去解释这个社会、世界运行的规律。绝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个阶段。如果永远处于这个阶段,你会安稳地度过一生。 青年时,我们打开了眼界,窥探到墙外有更多的风景。有些风景很迷人,迷人到让你怀疑、否定原有的认知体系。很多人处于这个阶段。如果走不出这个阶段,你会愤懑地度过一生。 中年后,我们重新审视前半生遇到的不同风景,认识到他们的适用场景以及局限性,并选择其中一种体系,重新去解释这个社会、世界运行的规律。极少数人能走进这个阶段。如果进入这个阶段,你会从容地度过余生。   见郭老师 饭桌上不可一直滔滔不绝讲自己的事情,除非大家都对你感兴趣。不要(劫持)hijack饭桌的话题,多听别人聊。郭老师话不多,但他心中是有积累的。 一个满而深藏,不时地透露出一点锋芒。一个浮浅而溢。但是,可能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比如商界,这样的人有他的生存空间。   见强仔郑炜 本科四年的生活最是难忘,虽然当时身处其中时,我们并不觉得,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珍贵。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少会再有这样一群同龄人,在四年的时间里,与你睡在同一个屋檐下,并朝着同一个大方向努力。 大一入学时的班团建设活动,如今看来,它凝聚了班集体。   见应晶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上课时,他在传道与授业。如今毕业很久,跟他聊天,更多的是解惑。 资本不是创业者的敌人,不是坐收渔翁之利。资本是创业者的助推剂。创业者不是为资本打工,而是和投资者共赢。 在谷歌工作,要用好这个平台。不仅是成为一个熟练工,更要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热点。多投资时间在这方面,为创业做准备。 回国还是留美?不要现在去考虑,等一年半载之后,攒足了经验,再去想。 但是,生小孩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你要想好,孩子出生在哪里。这决定了你至少未来五年的生活地点。   我的性格是多虑的,思考得多。但是,不要在25岁时就去想40岁时要考虑的问题。要一步一步来,遵从客观规律。 40岁时,你的头绪很多。上有老下有小,有与妻子的和睦,有子女的教育。它不再是你20多岁时,你想的“我要怎样怎样”,而是多个头绪的齐头并进,多个头绪的均衡。 “你看某某当上院士了,但他其他的头绪,是否也是跟进上了呢?实际上,大多数某一方面风光的人,是忧虑的。”   要掌握元知识,它指导着你的行为,它源自你的父母,以及自己的体悟。 比如,父母说:要好好学习,要少说多做,要多倾听,等等。   要做到高人一筹,不要高太多,一筹就够了。 李大爷也提起过这点,比别人高一点点就够了,不要高太多,否则会遭人嫉妒。 从美国回来的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能比陆家嘴的白领们高出一筹。相反的,陆家嘴的发展状态,和生活水平,要高于湾区很多。住在陆家嘴的酒店里,我甚至感到些许的负罪感,觉得自己的学识、修养、气质,还配不上它的环境。 这是我第一次到陆家嘴工作,我觉得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领先湾区至少十年。但是,这种领先是因为它在两年前就领先了,还是因为发展太快,在两年内才发展起来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在金融中心的大楼里,地铁上,博物馆,图书馆里,看到了很多精英人士的精神面貌,我没有觉得自己能比他们更高。相反,我倒是觉得自己能比在湾区的同龄人的层次高一点,思考的问题多一点。 从学校到陆家嘴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坦白讲,我在杭州网易实习时,都没有觉得网易的生活水平能比浙大高多少,最多高一筹吧。但是,在陆家嘴的大厦里,那种生活水平和生活成本,比浙大领先了至少十年。 具体事例:大厦复杂的入口设计,随处可见的安保,严格的门禁;商场内精致的装修,高昂的物价,精品超市。坦白讲,觉得比美国还资本主义。   上海office,喂猪般的温暖。 […]


工作总结 – 入职谷歌一年半 1

因为一些事情,感恩节没能出去玩。这正好给了我一大块空闲时间来回忆人生,发邮件,联系老朋友。 以下是我发的邮件中的节选,是我对工作一年余的一些感悟。 保持学习,即使在毕业之后 工作之后,人和人的差距更多是在如何利用业余时间上拉开的。刚入职时我还懈怠,觉得寒窗苦读十余载,终于工作稳定,可以放松了。但现在我发现,如果放松,就会被别人淘汰。”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我在业余时间自学经济学和天文学。前者教我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后者让我欣赏宇宙的瑰丽,让胸怀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和家的两点一线。而且学习经济学,也让我更好地理解您在邮件中所提到的”企业的战略、市场理念“。 AI迅猛发展,谷歌的无人车即将上路,司机被AI取代已经是可预见的未来。只有保持学习,保持不可替代性,才能不被淘汰。 浙大给予我的,是学习能力与视野 在浙大时,听很多同学抱怨,说学微积分有什么用,学数字逻辑电路有什么用。我觉得这些课程的知识对完成工作任务而言帮助甚微。但它训练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培养学习能力,让我们知道科学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中的几行代码。我仍记得您在C语言入门课上对我们讲的一句话,”我虽然不敢说我掌握了现在最先进的编程技术,但我有自信,如果需要的话,我会很快地学会。“我想您当时提及的,就是优秀的学习能力。 如果没有视野,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学习能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学生时代,我们的目标是单一、明确,可以量化的:先是有个好绩点,再是申个好学校,最后是找个好工作。 惯性思维使得我们即使在工作后,也会竖立一个单一而可量化的目标:早日升职、加薪。 我身边不乏这样的刚入职的同学。 但我觉得,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之外,还有家庭(对我来说是准家庭),兴趣爱好(经济学、天文学),等等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投资。 总听老师说,作为学生,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但工作之后,我认识到,我的首要任务并不一定是工作,而是工作、家庭、爱好之间的平衡。


黑五日记 –

感恩节,黑五采购。这几天发生很多事情,写下以下总结,以供反思。   时间成本 Livemore奥特莱斯的一些店,排队的人非常多。大多是打折比较厉害的店,比如Coach,Nike,Kate Spade。但我并不会浪费时间去排这些队,因为我的时间成本太大。倒不如去不用排队的店,比如Boss,CK等。时间成本,是做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从整体的角度考虑,排队也是市场的无谓损失。 同理,买房子时,同样的价钱,我喜欢交通房,即使会小一点,会是apartment,会是老房子。因为时间成本很重要。 时间是用来换取才华的。它无比宝贵。 中国消费的崛起 在奥特莱斯随处可见中文促销广告,快递广告和会说普通话的店员。中国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已经影响到这个加州三番附近的奥特莱斯小镇。企业总是逐利的,迎合中国消费者,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规避长期风险,莫贪小利 去Dicks买枪,住址证明必须要求出示DMV开的证件,比如车辆注册证件。可惜我的车辆注册证在下个月才生效,这个月正值有效期的证件显示的是我之前的地址。Dicks拒绝卖枪。我想这是和最近加州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之后,政策收紧有关。其实我完全可以跟店员说,我之前的地址就是我现在的地址,因为所有现在有效的文档都显示我的地址是之前的地址。进车里我回想了一遍,我想我当时说实话是理智的选择。因为万一背景调查显示,我撒谎了的话,这个记录是会跟我一辈子的。虽然被发现的概率可能很小,但依旧存在,并且后果严重。 价格歧视 美国的商家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把价格歧视用到了极致。无论是各种隐藏的极深的优惠券,还是mail-in rebate。都是为了把心理接受价格不同的消费者区分开。 为了省钱,必须付出时间货比三家,用时间换省钱。 当然,这个换取的度,究竟用多少时间去换节省的钱,是要三思的。


观星日记

2018.6.17 到Pinnacles,看到了银河,看到了土星草帽光环,看到了大熊星座的M81和M82.这两个星系离得很近,其中离大熊星座更近的那个星系是垂直于我们的,所以只能看到它的边缘侧视图。他们俩能在600m/25mm的物镜/目镜配置下同框。 看到了Lyra天琴座里面的m57环状星云。拍到了银河。大概11点升了上来。 拍摄经验:20s 6400iso 广角端。多拍几张,四张以上,对准银心。噪点大不要紧,用DeepSkyStack能消掉,关键是要拍多张,以及避免长曝光产生的星轨。 (下一步上赤道仪?) 用完望远镜等光学器件后,回家要把盖子打开晾晒,把雾气挥发掉,以免雾气憋在里面伤害镜头。 星野后期教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66887 https://thomaskksj.tuchong.com/t/13303680/   2018.4.8 成为SJAA的会员啦!可以借望远镜啦! 拿我的127EQ到协会去修理。结果被告知里面放了一个巴洛镜,很难直接用激光校准。放巴洛镜是为了压缩镜筒的长度。代价是极难校准,且影响画质(这个是我猜的,但影响画质是肯定的)。这也是我照着Youtube的教程调了好几晚都没调通的原因。 借到了Orion Astroview 120ST Refractor, Alt-Az mount on Wooden Tripod and Celestron Plossl kit.  折射镜不用校准,finder scope也很好对齐。观测起来真的很爽。极大引起我的兴趣。 价格是望远镜很好的标尺,这句话一点不假。 下一步准备加入Start program,以及借一下适合拍照片的望远镜。 2018.02.08 foothill看星星九点过来,被警察尾随。得知我是来看星星之后,才得以放行。 用北极星星点法调光轴。对齐后在中心得到完美同心圆,但在画面边缘却失真了,两个圆没法完美重合,我想这就是球面像差了。 127EQ使用的是球面镜,而非抛物镜。 看到了北斗六的双星系统,再次看到了猎户座星云。拍了下面这张图。 感觉是有球差,以及有赤道漂移。 猎户座和天狼星   北斗七星   感觉foothill的观星环境比房顶高不了多少。因为学校里的路灯很亮,很难找到没有光污染的地方。 千万不要把车钥匙扔到后备箱里,除非你的车是雅阁或比它还高档,或者你有免费道路救援。 Foothill的厕所还挺暖和的。 下一步等打行星了,看看要不要升级设备。   12.2 漂移法对极轴 需要用望远镜接单反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368534-1-1.html 大型天文科普贴 […]


但行好事,需问前程

工位重置,电脑需要重新连线,否则无法开机。 D大叔发来求救,他在外面,电脑没开机,无法工作。B爷爷发了个ticket请techstop的人来弄。我想反正就是连个线的事儿,我就给弄了呗。 B爷爷给我上了一课,虽然很罗嗦,但大意不错:做好事是可以的,但是你得承担风险。万一你给人连线,将来出了什么偏差,你要负责的。 这么想也有道理。 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厌恶风险得多。 这和中国人提倡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同。 当然也不是美国人都这样保守,我在夏威夷时,车陷入路边的沟里。天色已晚,又下着雨。一位小哥冒雨帮我把车弄出来。阿弥陀佛。


不畏浮云遮望眼

布隆公司的枯荣大师走了,去养狗。 女票得到信息时觉得很突然,很焦虑。我赶忙安慰。 帮她分析大师走背后的原因,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想,思考他走的必然性。并且分析出他的走对自己并无太大影响,贾在塔就在,只要中路不破就好。她释然了。 刚得知一个爆炸性新闻时,感性会战胜我们的理性,我们会慌。此时切记不可以做决策,要平静下来,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自己的重大关切。睡一觉,等第二天平静下来,再做决策。 投资也是一样,跌停,涨停,股民容易被吓到,恐慌。这时要以平常心看待,切不可被吓到而慌忙决策。要分析本质,理性分析,战胜人性恐惧的缺点。方是大道。


历史唯物 历史唯心 以及其他

透视社会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 技术表现为生产效率,也可理解为生产资料。比如机器,火箭,鬼斧神工的吹砂船; 制度表现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也可理解为生产关系。比如封建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文化表现为这个民族看重什么,追求什么,也可理解为价值观。八荣八耻,中国梦,美国再次强大。 三个层面逐级深入。 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文化。逐级深入。 而文化的根基,是信仰。 宗教是信仰的一种,信仰不全是宗教。孔子的仁,老子的道,都是信仰。都是值得人穷其一生去追求的。   那么,究竟是技术进步推动制度改革,再推动文化;还是反过来文化是第一推动力呢? 这涉及唯物还是唯心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它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 马哲认为人有五种需求,层次由低到高: 生理需求:吃饱穿暖,有房子住,病有所医。 安全需求:治安良好,不会被杀。 社交需求:朋友,亲人,同事,社交,认同感。 尊重需求:被认可,被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实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理想。     对个人而言,思想决定行为,进而提高经济可行。正如《天道》里讲的那样。“自己悟到的,才是自己的。”但对于社会而言,经济选择是让想法优胜劣汰的最有效的途径。不管是“一箪食一豆羹”的颜回,还是“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都是少数。如果是多数的话,也就不用史书记载了,因为记载不下。     马克斯韦伯是诠释学,后实证主义传统的代表人物。他反对简单的经济决定论。他在世期间,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等早期著作根本没有面试,流行的是苏联简单粗暴的经济决定论。所以它反对的不是马哲思想。   维特根斯坦提过语言的界限问题。但激进的新实用主义者罗蒂认为在剻因的语言学整体主义之后,再谈语言是思维的界限已经不合适,因为”界限”让人想起超时间超人类的上帝视角。而应讨论没有明确边界的“生活形式”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强假说“语言决定思维”已经被否定,但“语言影响思维”这一弱假说仍然存在争议。   神秘主义的代表作《神秘的火焰》,考林·麦金。认为“我们人类从来不能真正地知道意识,因为人类的理智天生存在着缺陷,无法揭示意识这一神秘现象的本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这对个人也同样适用。我工作暂时稳定,有闲暇时间可以思考人生,思考哲学,经济学,观天文,弹吉他,射击,攀岩,滑雪。这样才能得到思想的升华。思想的升华,大局观的掌握,让我能更有的放矢地工作。


做有趣的工作

跟张老板吃饭,聊起工作感悟。 觉得工作中,一直在干重复而无聊的事情。相比学生时代,抑或是他在微软实习时,无聊机械得多。 我想有两种可能: 一是工作确实变得无聊了,二是自己对有趣的工作的要求提升了。 工作确实变得无聊了吗?某种程度上是的。因为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来说,工作的任务是上级指派的,而不是你自己想出一个项目真正落实的。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等到四十岁五十岁时,还在写代码,和年轻人拼生产力,那这样是失败的。 这其实是生产者与接受者的转变。工作上是生产者,生产代码,解决方案给别人;学习时本质上是消费者,老师传授知识给你。消费,接受是快乐的;生产相对而言不那么有趣。 二是自己对于有趣的定义提高了。学生时代,写出一个小游戏,让四旋翼飞起来,让喇叭播放一段音乐,都能让自己兴奋得一整天睡不着觉。 但现在,这些项目对自己而言,都太简单了。只要学个几天,一样能弄出来。自己对快乐的阈值提高了。 怎样能快乐的工作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现在而言,还是得隐忍。但大方向是厚积薄发,在某个方面打好基础,扎实。 与manager和上海team吃饭,我发现我更希望问宏观的东西,或许这与我最近看经济学,以及自己的性格有关。 如果pm和eng在同一个vp下,那么好处是两者不吵架,一起做项目;坏处是山头林立,各个vp下面有可能建成一套完全相似的系统。 如果pm和eng不在一个vp下,各自有各自的report链条,那么公司整体的产品战略会统一;但pm和eng会吵架。两者吵架,本质上是promot的规则不同。pm注重product的visibility,用户数量,eng注重的是产品复杂性,技术难度。 与M聊 11.09.2017 刘强东和M都提到,工作之余阅读的重要性。我把它看作是高层次人士的共同点。即使经历了高考,经历了大学四年拿到文凭,经历了残酷的面试拿到谷歌offer,我也不能因懈怠而放弃学习。 M每天早上阅读一小时,晚上阅读三小时,中午阅读半小时。 勤奋阅读,是高层次人的共同点。共勉。 我现在也早上一小时,晚上两小时。 应该量力而行,加加时间。


经济学原理 笔记

经济学原理 曼昆 可能是第六版 教材链接: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7a7OB1b1zc2z33cy8R8qwtknrP0x_NX/view?usp=sharing 微观部分答案: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xk0UHl52OlsQ0Zrd3JTZENwZzg?usp=sharing 宏观部分答案: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xk0UHl52OlseUJaTE5nVVFvSkNsNWx4dzFVTUE3ZVlSTHE0/view?usp=sharing 思维导图笔记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二章附录 图表的作用 第三章 交易让参与者互相依赖且受益 第四章 市场的供求关系 第五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六章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市场效率 第八章 市场效用的应用:交税的代价 第九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十章 外部性 第十一章 公共商品和公共资源 第十二章 税法设计 第十三章 企业的生产成本 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 各种类型的市场 第十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十九章 收入与歧视 第二十章 收入不均与贫困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二十二章 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十三章 衡量生活成本 第二十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