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转载】高博对中美贸易战的解释

以下为网传的核心纪要(虽遭到了高博本人的否认),发给大家供参考: 今年以来,从中央政府和中国宏观经济的角度讲,我们在两个方面遇到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中美关系,这种局面是1972年中美交往以来所没有过的,另一个是去杠杆,幸运的是在过去2到3个星期里,政策层面出现了强有力的调整,暂时稳定了市场,但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回顾过去4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技术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很少有人仔细去想,在1978年底,小平同志刚刚主持工作时在想什么,做了哪些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这些决策奠定了我们40年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小平在复出以后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决定打越南,影响了中国之后几十年的历史。中国在1979年之前曾经花很多力量实施抗美援越斗争,在一段时间里中越也是同家兄弟的关系。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中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对美开放,不是对苏,不是对欧,不是对拉丁美洲。问题在于,对美开放的前提是让美国接纳你,中国对美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抗美援朝、援越,为什么美国愿意接纳中国? 小平同志打越南就是送给美国的投名状,使得美国愿意拥抱和接受中国。小平同志1979年访美和卡特总统会谈后,小平同志和卡特总统说我们决定打越南,随后美国提供了一张清单,这张清单列举了提供给中国打越南的军事装备,美对中的这个军事援助的等级超过了对盟友的等级,美国迅速把中国提升为友好的非盟国关系,在很多方面享有比盟国更高的待遇,为什么美国愿意这么做呢,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在越南吃了大亏,有心结,二是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是水火不容,越南是苏联的小兄弟。中国打击越南,表明中国与苏联的决裂,表明中国向美国的转向。这一大局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因此,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并不是简单思考后决定的,是它全面了考察了全球局势,并且冒了一定的风险。苏联没有对中国动兵是因为,苏联在中苏边境兵力比较空虚,其次是苏联摸不透中美关系,投鼠忌器,不敢采取行动。从中国角度看,这是小平同志赌了国运,冒了很大的风险; 中美恢复交往是在毛主席时代做出的抉择,但中美并没有走进蜜月期,在小平同志的手里,迅速把中美关系推升到非常高的水平。如果我们回顾这40年中美交往的基础,我们能看到两个非常重要的转折,都和小平同志密切相关,第一个转折是中美建交,中国与西方世界都恢复交往,包括派遣留学生,购买先进的技术。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取得冷战的彻底胜利,中国作为美国对付苏联的棋子,战略重要性迅速下降,中美关系又面临全新的选择。面对苏联解体,小平同志给中央做了重要的16字指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这种策略使得中国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沦为美国下一个竞争对手,如果把16字放在当今格局下来看也是特别有意义的。另一个转折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掀开了改革开放的篇章,这轮改革开放对促进中美关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翻开美国的国家历史来看,美国具有根深蒂固的传教士情节,美国是由白人精英建立起来的国家。美国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果一个国家愿意接纳,至少愿意接近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就愿意把你当朋友,和你正常的交往,帮助你。然后我们再去理解小平同志的南巡,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放手发展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给经济主体更大的选择自由。这一点,在美国的战略家,在美国的白人精英看来,是在向美国的意识形态靠拢。这使得中美关系进入了新的蜜月时期,这一重大抉择也是小平同志做出的。 2001年美国决定中国加入WTO时,克林顿总统说,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靠拢,中国人民不但有权利拥有梦想,而且有机会和渠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变化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繁荣,随着繁荣的实现,他们在政治上也必将要求有更大的发言权,这是美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的目标。克林顿这一看法,代表了当时美国白人精英对中国的看法。中美关系处在前所未见非常和谐的时期。中国在加入WTO后与美国贸易如此密切,但并未发生重大的贸易摩擦,主要是美国精英对中国抱有期望,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很多是美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美国的战略家站出来说要给中国一点时间。 但是现在,美国主流精英的共识是,当年克林顿的许诺忽悠的太大了。特别是过去几年,随着国有体制在经济中的支配力量大踏步上升,在他们看来,当年克林顿总统的许诺并没有兑现,反而给美国制造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可怕的敌人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向着美国期望方向的反方向大步前进,如果现在再不采取措施,美国以后也许会丧失机会和能力去扼制中国。 这个时候美国商人在做什么呢?他们都云集在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他们提出国进民退是不公平的竞争地位,他们在中国市场不能享受公平对待,甚至他们的全资企业被强制要求建立党支部,他们没有能力和中国政府对抗。打贸易战美国的利益也会受到伤害,美国大豆协会的负责人说可以理解美国总统的选择,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谁说美国人民都是商人,谁说他们没有情怀,谁说他们没有担当呢。 中美关系维持过去40年正常交往的政治基础已经荡然无存。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非常动荡,充满对抗的不确定时期,中央需要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回过头来看,中央其实没有做好准备,直到现在,也许我们的准备仍然没有做好。稳定中美关系就是稳定改革开放的大局,中美关系一旦稳定不下来,国内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美国参众两院全票通过了台湾旅游法,鼓励美国政府和台湾有高级别的官方与官方的来往,据说美国的环太平洋军演已经在严肃考虑邀请台湾军队参与。现在美国把台湾拿出来捅你,而你还拿不出办法。上个星期的时候,川普和普京进行了秘密会谈,会谈结束后很快就传出风声,美国很可能联俄制中,俄罗斯的精英在反思苏联为什么解体时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共识,苏联之所以解体,是因为中国的背叛,中国在苏联背后插了一刀,这条共识是正确的。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只有1万亿美金,不如一个广东省。 中美关系是全局,会影响未来30-50年,美国从1945-1991,差不多花了50年的时间搞垮了苏联,打赢了冷战的胜利,美国也要有决心,拿出50年的时间,在中国还没有能力彻底挑战美国的时候,把中国摁住,现在不摁住以后可能没有机会了,2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是美国的1.5倍,到2028年中美的经济总量大约接近30亿美金,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我们很多技术都会和美国很接近。所以美国要摁住中国一点要趁现在。 中国的领导人战略家需要在此体现出40年以前小平同志的胆识和手腕,中国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拭目以待。回顾鸦片战争至今,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1949年和苏联搞一起、洋务运动等),除了在小平同志的主导下我们对了2次。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讲,如果这次错了,大家就只能回去洗洗睡吧。 紧接着我讲讲去杠杆,至今市场的争议很多。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直到1842年与西方世界全面接触,并试图融入西方世界的现代化,这条路走得非常艰难,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一条,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和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关系,与西方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格格不入的。 西方人看待世界有两个基本工具,一个是对世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一个是在此基础上的严密的逻辑推演去理解世界。中国人如何理解世界呢,包括很多受过教育的精英在内,中国人认识世界是两根支柱,一个是阴谋论,没法平心静气很客观去看待这个世界,另一个是用类比来理解世界,用打比方来理解,比如去杠杆,我们的市场官员媒体理解它就是收水和放水,用类比理解世界很大问题在于类比是极其不精确的,忽略了大量复杂的细节,很多时候面目全非,牛头不对马嘴。 中国人讲太平洋足够可以容纳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人无法理解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太平洋是中国的内湖吗,没有精确的含义,中国也不再进行更多的阐述,我们领导很多话一翻译成英语,美国人不知道我们在讲什么,我们的思维就是两条平行线。 讲到去杠杆,我们也用一个类比来讲。我们知道中世纪欧洲也会做手术,但首先没有麻醉技术,其次没有输血技术,再者没有体力补充,最后没有消毒技术,所以中世纪欧洲做手术死亡率很高。去杠杆就是给中国经济这个病人做手术,上半年我们的医生并不是很专业,甚至是边学边做手术,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病人是很可能直接死在手术台上的。因此我认为6-7月份这个政策转向是正确的,给病人补充点血液、体力,后面我们还是要做手术,只能拭目以待。


【转载】贫富差距大的危害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96848/answer/125934275 贫富差距最大的危害在于——撕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就拿我国来说吧,中国是大国里贫富差距数一数二高的国家。 前两天看了个答案,讨论星巴克一杯咖啡30块贵不贵,我国看病贵不贵 为什么星巴克低成本高售价被人认可,但医疗服务和药品高成本高售价却不被大家认可? – nagisa灰灰的回答 看了下面的评论,能感受到我国贫富差距之大令人发指,而且已经撕裂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一部分人认为看病根本不贵,因为这个价钱是医生劳动应得的,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医疗贵的要死,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199X年,肯德基刚进入我国的时候,还是高端店铺,吃得起肯德基的还是少数人,那个时候,社会的价值观大致还是相同的——努力、勤劳致富。真有钱的还是少数人,相对贫穷的也是少数人。所以1990年代似乎还没有那么尖锐的矛盾。 而现今呢?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肯德基已经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快餐,对于这里的生活的人来说,吃一顿肯德基就跟20年前买个包子一样平常。而中西部某些城市,肯德基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却步。 说明在中国,因为贫富差距,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被撕裂了,一部分人拥有中产的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创意、尊重知识,而另一部分人拥有原始的价值观,不会尊重什么劳动、人的价值、创意,只想让自己过的好一点而已。 所以我认为在知乎,一提到医院、医生的收入,立刻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医生辛苦学习辛苦劳动,还比不上国外医生收入的零头。同情医生。 另一部分人认为,医疗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却还以很多人承受不了的价值出现在市场中,凭什么你们要赚钱让我们活不下去? 一提到音乐收费,一部分人认为凭什么听音乐要收钱,辛辛苦苦上一天班没多少收入,还要剥夺我们享受的权利?另一部分人认为音乐创作人辛辛苦苦做出作品,理应获得回报。 其实这类问题中两派并无对错,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被撕裂成两种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并且丝毫不能认同对方的思想。 原本从把九十年代大家都是原始的价值观,不尊重劳动、不尊重知识,只尊重物质,理应发展到如今,全民进入小康,大家都开始尊重劳动的价值、尊重知识的价值。 然而,很大一部分人却被抛下了,观念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反而落后于时代。 我认为贫富差距过大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又比如美国,往年大选,双方候选人基本方针相同,只是细则不同。 为何16年的大选,两派候选人出现如此尖锐的矛盾,我认为也是由于08年之后,美国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的后果,导致美国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被撕裂。 在巴西,穷人疯狂报复着富人,犯罪率居高不下,而富人躲避穷人,社会极其不稳定。 而中国、美国、巴西。是世界上主要大国中贫富差距最大的三个国家。 在中产占据多数的国家里,主流价值观是相同的,因此社会安定和谐,例如日本,虽然大家过的都挺辛苦的,但是大家的想法还是差不多的,所以大家都很文明,犯罪率低,社会和谐安定。 而在中国、美国,社会的价值观被撕裂成两个对立的部分,不可调和,社会矛盾尖锐。 知乎很多关于“尊重劳动的价值”、“尊重努力的价值”的答案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原因皆在于此。 价值观被撕裂,穷人认为,自己贫穷都是社会的责任,对社会充满仇视、对富人甚至中产充满恶意,而自身的贫穷是其他人强加给自己的,只有消灭了“让”自己贫穷的人,或者让中产和富人来帮助自己,才能摆脱贫穷。如此大的差距,资本的利得远超劳动,努力也是没用的,因此他们不再努力。 医院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给我们看病还要收那么多钱? 明星已经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听你们的歌还要付钱? 我们辛辛苦苦工作,肯德基都不敢去吃,而你们整天吃个点心都要去星巴克,为什么? 政府收了那么多税,为什么不能发给我们一些? 而富人和中产认为,我们是努力至今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和财富,社会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只是你们自己不努力。 医生也是辛辛苦苦读书学习,用自己的劳动赚钱,为什么不行? 明星也是靠自己的本事和劳动赚钱,为什么要免费? 现代社会下,企业也是要赚钱的,企业也有成本,企业只要有市场就可以这么贵,为什么不行? 政府收税是为了发展经济,不是为了养这些懒人。 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被撕裂,社会矛盾尖锐造成的社会不稳定,是严重而危险的,具体不多讲,容易被和谐。 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管仲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老祖宗的道理一点没错。 而调节贫富差距的最重要方式是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财产性税收,我国是主要国家里社会保障最差的国家、财产性税收最低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建设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至关重要,这是我国政府的责任。 这就是我认为贫富差距最大的危害。


朝闻道,夕死可矣 –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花了一年半的样子,读了两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做了经济学笔记的思维导图https://wp.me/p6yYPI-J2 可以说颠覆了我的思维方式。   一、描述世界运行的规律很难 与物理学、数学不同,经济学还没有一个模型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人们的经济活动。人们捕捉到了引力波,预测超新星爆炸,却无法预言经济危机,甚至是第二天股市的涨跌。 学得越多,说话越谨慎,因为一说就错。 但是一些基本知识和观念的转变还是值得一提的。比如,做事要考虑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懂得从宏观上看经济发展的趋势,会去从官方网站查CPI,GDP,失业率,而不是从新闻报道中。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二、价值观的争论,没有对错 回答“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不仅牵扯到了对客观世界的建模,也涉及了价值观。不同的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的内心还是偏自由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人权利。 曾差点与一位民主党人士擦枪走火。教训是,永远不要跟政治信仰不明的人谈论政治。能否与跟自己政治信仰相反的人客观理智谈论呢?我想取决于你想要的谈话目标是什么。你可以去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其背后的支撑的理由,但不要尝试去说服别人。费力,不讨好。   三、换位思考 没有人能真正告诉你如何赚钱。换位思考,如果我都知道如何赚钱了,干嘛要告诉你,让你成为我的竞争对手?所以投资的真理,只能自己去发掘。像格雷厄姆这样的无私的人,凤毛麟角。   四、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越来越觉得段学长的这句话很正确。但什么评判对错的标准,他并没有回答。他说虽然答案很简单,但仍要自己去发掘,自己去悟。我觉得这已经接近天道的成分了。天道不可说,只能悟,一说就错。  


想得明白,活得清楚

我并不了解许知远,但因为吐槽大会接触了李诞。两个人都是过得很明白,很有学识的人。 许知远是个人主义,不迎合观众,写作是表达自己。自己过得很纯粹很洒脱,想在这个社会留下痕迹,自嘲说像小狗尿尿一样,很浅薄,像以赛亚柏林说得那样,很浅薄地活着。 李诞是很看得开的人,没有包袱,虽然他说95后的池子比他还洒脱。他随时准备烟消云散,没想过留下痕迹。追求得是想把自己都放出来,所以需要几个亿。李诞研究观众,迎合受众。研究喜剧,研究传播。   十三邀和圆桌派风格迥异。十三邀是痞气,圆桌派是端着。至少十三邀在我所看的李诞这集是痞气很重,嘉宾更随意自由。十三邀更市井、随意,圆桌派是表演、郑重。 最近在思考人生为了什么而活。我没想过一定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成为未来中小学生都要在课本里死记硬背的一段。我想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读懂人性。 这个规律和人性一定是极其简单的。   上集,晚饭夜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UxB1Nr1iY   下集,书屋部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EyLJ9GaaM  


Backdoor IRA

Mega Backdoor Roth https://www.rothira.com/what-is-a-backdoor-roth-ira 从aftertax 401k转到ROTH IRA里的钱。五年内提出来的话。对于本金部分,没有税,没有罚金,对于资产收益部分,有税和10%罚金。 把aftertax 401k的钱转到ROTH IRA里,等五年,再提出来的话。对于本金部分,没有税,没有罚金。对于资产收益部分,有税,有10%罚金。 所以等不等五年没什么区别。 72(t) exception:买第一栋房子,可以把资产盈利部分的10%罚金免掉,但税还是要交。并且只能最多从盈利里拿出一万块。 如果取钱时你在国外了的话,美国的情况一样,但你的居住过可能会对你取出的钱征税,无论它是本金还是资产收益。 https://www.kitces.com/blog/understanding-the-two-5-year-rules-for-roth-ira-contributions-and-conversions/


钻戒选购指南 3

求婚三要素:相机、钻戒、一颗真诚的心。 相机是为了记录历史,真诚的心是为了打动对方,而钻戒则是一场营销。 当然,这场营销是如此成功,以至于如果你跟另一半说“钻戒就是一场营销,没有内在价值”的话,大概会被泼一身红酒吧。 请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私以为钻戒大小不是衡量爱情深浅的尺度,虽然Tiffany小哥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You know. Bigger is better.” 书归正传。 在北美买钻戒,大致有两种渠道:一是在线网站,二是实体店。 在线网站 在线网站的同等品质的钻石比实体店便宜,因为它们的渠道成本低,没有品牌溢价。你花的钱的绝大部分都在钻石的质量本身,而不是它的广告费、场地费、庞大的公司管理费等。 这类网站有Bluenile,jamesallen,brilliantearth等。网上有很多比较这类网站优劣的文章。可以类比为在天猫上买钻戒。 你可以选择镶嵌工艺,钻石大小,指环的材质这三项。个人感觉会比实体店便宜40%-50%,便宜的代价是你在付款前无法亲眼看到钻戒,并且只能邮寄进行售后服务,比如清洗,维修,改指环大小,退货等。 实体店 你也可以在大品牌的珠宝商买钻戒,但是同等品质的钻石,他们的价格比网店贵得多。因为有品牌溢价和渠道成本。 Cartier 源自法国巴黎,珠宝商中的贵族品牌。被欧洲皇室青睐。 Tiffany 源自美国纽约,以银饰起家。Tiffany推出六爪钻石镶嵌工艺后一炮打响,进军钻石业,受到皇室和新贵的青睐。 同等品质的钻石,Cartier要比Tiffany贵。并且Cartier不能退货,只能换成店铺代金券。Tiffany可以60天无理由退货。此外,两者都可以12个月分期无利息付款。都可以免费改指环大小,终身保修和清洗。 无论在以上提到的网站还是实体店购买钻石,只要有钻石有GIA认证,就不必担心买到假货或跟描述不符的次品。 钻石的品质由4C标准来衡量。 Cut 切割工艺。Cartier和Tiffany都只选切割工艺最好的钻石。网上选购时选最好的即可。它对价格的影响不大。 Carat 克拉数。越大越贵。并且每过半个克拉,价格就会翻倍。比如0.48和0.49克拉的钻石价格相差不大。但0.49和0.5克拉的钻石价格差距很大。量力而行。 Clarity 纯净度。由Flawless无暇,到Included有瑕疵。 Color 颜色。由D到Z划分。D是无色,Z是浅黄色。一般由D到H肉眼都看不出区别。 除了克拉这个标准肉眼能区分之外,其他三个标准,尤其是纯净度和颜色,即使是训练过的眼睛也无法区分。所以不必纠结哪个等级高一点,哪个等级低一点。 总结来说,看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买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价位。同等价位想要品质的话,上网买;同等价位想现场看,要牌子的话,去实体店。 毕竟一颗真诚的心才是say yes的最重要因素。 祝大家好运。


禁酒令与非法移民

晚上去酒吧,点上一杯鸡尾酒,跟朋友一起看球吹牛,好不惬意。 可是,如果这一幕发生在一百年前,你将面临牢狱之灾。 禁酒令的起因 美国是清教徒国家,宗教氛围浓厚。基督教认为饮酒有伤风化,比如圣经中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此外,当妇女拥有投票权后,他们对男人醉后东倒西歪耍酒疯的景象很不满,于是把选票投给了支持禁酒的议员。而且,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而当时美国主要的酿酒师、酿酒厂都是来自德国的,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禁酒等同于爱国。 在宗教、选票和战争交叉影响下,1919年,美国第十八修正案通过,美国全国禁酒。美国的禁酒有多严厉呢?法律规定:酒精含量超过0.5%的都是酒。而且这是宪法层面的禁酒,可以联想国内修宪时的轰动。 禁酒令的后果 禁酒令催生了一代黑帮老大卡尔·卡彭,也祸害了一代人民。 酒吧、酿酒厂被关闭,但人们对酒的需求并没有减少。于是酿酒坊改为地下,酿私酒的芝加哥黑帮老大卡尔·卡彭崛起。此人办事天衣无缝,美国警方苦于找不到他的犯罪证据,最后还是靠美国税务局以偷税漏税罪将他抓捕(这位大哥一定是1040表的第21行没写好)。同时饮酒也转为地下,大家都成为私下喝酒的瘾君子,但表面上仍道貌岸然滴酒不沾,于是美国出现道德滑坡。 因为酿酒原料稀少,人们甚至去偷工业酒精回家勾兑。政府为了抑制酒精盗窃,往工业酒精里掺有毒物质,并警告民众。此外,医用威士忌成为抢手货,医院里排起长队,大家纷纷去开处方买威士忌。 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禁酒令的废除 20世纪三十年代,反对禁酒的民众情绪高涨。而此时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也搞得人心惶惶,人们希望能借酒浇愁。 1933年,反对禁酒的罗斯福当选总统,同年废除禁酒令。 禁酒令的影响 酒的销售仍然严格。消费者必须出示已成年的证件才能买酒。 美国没有有名的白酒品牌   禁酒与非法移民 很多人以非法移民是非法的为由,鼓吹政府应该驱逐他们。其实法律是人定的,也可以由人来废除,正如百年前的禁酒令。违法只是鼓吹遣返的借口,本质是利益的冲突:争夺工作机会,争夺社会福利。但政府又不想完全遣返,因为伴随着一同遣返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和选票。 正如广州黑人问题,政府不遣返的原因只可能有两种,一是这个现象对统治阶级有益,二是这个问题不是主要矛盾。 人们宣扬某种主张时,表面上可以拿合法违法等各种借口。但本质上,还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准绳。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6%81%E9%85%92%E6%99%82%E6%9C%9F


REIT笔记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定义为一个公司,拥有经营可产生收入的商业房地产项目,比如办公楼,景点,商场,公寓,旅馆等。REIT不开发房地产来销售。 REIT分为公墓和私募。 成为REIT的要求 除了每年支付给股东至少百分之九十的可税收入作为股利,一个REIT企业还必须: 1. 至少百分之七十五的资产是房地产资产和现金; 2. 至少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总收入来源于房地产相关业务,包括租金和抵押贷款利息; 3. 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总收入来源于以上提到的房地产相关业务和其他各种股利和利息; 4. 在可税的REIT附属公司,非限制性证券或股票不能超过其资产的百分之二十五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有个电子数据收集系统(EDGAR),这里可以查到所有公募私募REITs的注册信息以及这些REITs的季报和年报。 优势分析 针对公募REIT 流动性强 避免双重征税 风险分析 失业率上升时,公寓类REIT的租金下降,空房率上升,分红下降。 要来自于投资者信心波动以及流动性的变动,当宏观经济短时间大幅向下时,比如08年金融危机,REIT也会面临房价下跌的风险。(参考)   http://www.01caijing.com/article/3623.htm   美国各类REITS介绍   很详细的REIT历史分析报告,术语连篇。   Dividend 分红 record date 公司对在这天持有股票的股东给予分红 effective date 为了获得分红必须在这天或之前买入股票,一般是record date的前一天。 也就是说,为了获得分红,必须在effective date当天或之前买入股票,并且持有到record date。   Declaration date 董事会宣布effective date和record date的时间 payment […]


买房笔记

湾区的房价,节节高。 Condo,Townhouse和Single family unit的区别 Condo即公寓,新房子的话一般是四层两家。一楼是两家的车库,二楼是一个小户型,三楼四楼是一个大户型。 三楼四楼的户型,从门口进去后就是长长的楼梯,直通三楼。三楼是客厅厨房卫生间等活动区域,四楼是卧室等私人区域。 买Condo的话,你的左右及楼上或楼下都有人。并且下面的地是两家共享。 Townhouse Townhouse自己拥有1-3层,楼上没有人,只跟邻居分享一面墙。底下的地是你自己的。 Single Family Unit小别墅 独栋,有院子,不与邻居相邻。有房有地。   价格Condo<Townhouse<Single Family Unit   一般首付25%可以去二手房市场厮杀。小于25%的话很难买到二手房,因为卖房者怕你首付太少,银行贷款最后出问题。交易无法完成。 银行贷款出问题是指,银行对房子的估值小于成交价,多出的溢价就要由买房者加首付补上。   新房VS二手房 新房的材料更新,设计更符合现代人居住习惯,建筑标准更高。一句话,房子的本身质量要比二手房好。 但是,二手房的地段更好。因为房子都是先在地段好的地方建起来的。 这里地段好是指,不挨着高速,不挨着高压线,不在沉降区,不挨着垃圾场,等等。   之后哪里的地段能发展得更好,很难说。   2018年5月份,一百万美金能买到的Condo大致在Milpitas,North San Jose,Santa Clara。


你的成功,与你无关 2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离不开自我奋斗,但也离不开周围环境的眷顾。 我的姥爷,年近八十,仍然每天坚持读报、看书。没离开过老家的他,知道我在美国的西海岸,知道加利福尼亚州有硅谷。前些天,老人家看起了我的高中生物书,要继续学习。 姥爷初中时成绩很好,好到能考上高中。不幸的是,太姥爷去世得早,姥爷由舅舅抚养,而舅舅又无力承担姥爷的高中学费,于是姥爷辍学在家。这辈子是初中文凭,尽管成绩优异。 和姥爷相比,我幸运太多。家里虽不算富裕,但也不用我辍学打工,甚至能资助我出国留学。 看起来我比姥爷的学历、成就高出很多,有名校背景,有名企经验,但我未必有姥爷那么努力。至少二十几岁的我,还不能坚持每天阅读。 “当你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优越条件。“ 索罗斯的女儿们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写娟秀的毛笔字;奶茶能进入红杉资本实习,跟着VP学投资。二者固然自身勤奋,但索罗斯的家产,和强东的人脉,恐怕是占比更大的助推剂。 我也一样,谷歌的面试题,比ACM简单太多。我相信我本科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答对,甚至一部分答得会比我更好。只是因为我在美国留学,又有OPT的工作许可,所以被录取的概率会高出很多。 是我比国内的同学更优秀吗?并不是,只是各种能力之外的因素的叠加,让结果显得更好看罢了。 大二时在江西泰和支教,我看到了太多勤奋努力的孩子。他们的梦想是走出县城,考上浙大。他们的现实是在将近三十多度的天气里睡硬板床,忍受着头顶吱呀作响的电扇。噪音让他们难以入睡,但关上电扇的闷热更让人难眠。 岳昕曾反省自己,说自己一路考上北大以来,“不知道吃了多少人”。 我想我考上浙大以来,也吃了不少人吧。吃的是那些比我天资聪颖,比我勤奋,但因为生活不幸,不得不放弃学业去打工,去赡养父母,去照顾弟妹,或在病床上呻吟的人们。 也包括泰和那些的质朴的孩子们。 为什么要消除贫困?因为要消除不公。 我今天所得到的一切,不是靠我个人奋斗得来的,甚至不是靠我的家庭支持得来的,而是我榨取了社会资源,吃了多少人,才换来的。 那些被我吃掉的人,理应得到补偿。 小时候看颁奖典礼,听着电视机上一个个获奖嘉宾的获奖感言千篇一律。感谢这位感谢那位,觉得他们很虚伪。懂事后自己意识到,你的成功不仅是你个人的努力,更是周围环境的眷顾。感谢别人,是理所应当。 大四时,参加C9高校荣誉学院交流活动,主题叫追求卓越。会上有位同学代表发言。她提到自己成绩独占鳌头,奖学金、证书等身,参加一系列社会活动,毕业后又拿到了国内顶尖的Offer,讲自己如何奋斗,走到如今的卓越状态。光环耀眼,照亮底下一脸仰慕的学弟学妹。 终于,台下一位老师站起来发声:“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卓越的,但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请去想想回报社会。要明白你们是怎样走到今天的。不仅仅是因为个人奋斗,也有社会的帮助。” 演讲厅里,西装笔挺的卓越学生侃侃而谈。如果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社会资源分配的图景的话,那么你会看到他身上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把周遭的资源贪婪地汲取。同时他告诉周围的人,你们要像我一样努力,凭自己的本事。 世界不是这样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从人性角度讲,扶贫是为了消除不公;从经济角度讲,扶贫是为了社会稳定。因为贫困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是人民起义。 设计一个不存在贫困的社会制度近乎不可能。自由主义者John Rawls曾在《正义的理论》中提到一个设计正义的社会制度的思维实验: 假设我们投胎之前都聚集在一起,来一起设计我们即将生活其中的社会制度。因为我们会随机地投胎到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去,你可能成为富二代,也可能天生残疾。因此,一个理性的人在设计社会制度时,不会去偏袒某一个特定阶级,而是尽可能提高所有阶级的福利,并且拉高底层阶级的福利。这类似于社会保险,让你投胎的最坏的情况也不会太糟。 五月花号停靠在普利茅斯前,船内的41位成年男子们也聚在一起,起草了五月花号公约,颇像上面的思维实验。 思维实验理论可行,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此时需要道德、文化介入,去管那些制度无力触及的角落。 欣慰的是,身边的一些精英同学已经开始身体力行。无论是秦玥飞的黑土麦田,还是辜家齐的黍苗公益。 当我们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不仅是靠个人的努力,而是靠榨取社会资源而得到的;当我们认识到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后,我们终会意识到回报社会的重要。即便不是功利地为了稳定,也是为了对得起内心。